稀有鳥類重返摩洛哥:在全球物種數量下降趨勢中的希望信號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根據eBird系統於2025年收集到的最新數據,摩洛哥王國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數種先前被歸類為稀有或瀕危的鳥類族群,如今已再次被記錄到。在全球鳥類數量普遍下降的背景下,這些觀察結果對生態學家來說意義重大,可能預示著該地區的自然生態平衡正在逐步恢復,這是一個極為鼓舞人心的信號。

在獲得證實的重現鳥種中,包括了藍翅鴨(Spatula discors),這是一種傳統上棲息於北非地區的鳥類。在2025年5月,阿加迪爾(Agadir)潟湖地區記錄到了多次藍翅鴨的蹤跡。這種重新出現的模式,暗示著鳥類可能正在形成非典型的遷徙路徑,或是既有的空中走廊發生了位移,為深入的生態研究開闢了新的領域。此外,歐洲夜鷹(Caprimulgus europaeus)——一種以獨特叫聲聞名的夜行性鳥類,也於2025年5月1日在達爾布阿扎(Dar Bouazza)附近被觀察到。這些事件促使人們思考,在當前的氣候變遷下,當地生態系統維持鳥類群落的能力。

根據eBird的統計資料,摩洛哥是多達471種鳥類的家園,這突顯了其作為歐非大陸之間遷徙路線上關鍵中轉站的核心作用。該國的濕地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功能,為長途飛行的候鳥提供了暫時的庇護所,讓牠們得以休養生息,補充體力後繼續旅程。這種豐富的生物資源,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也為該國帶來了經濟效益。

這些在摩洛哥出現的正面信號,與全球鳥類數量持續令人擔憂的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根據最新的評估,全球約有61%的已知鳥類物種數量正在減少,相較於大約九年前記錄的44%(當時的下降率),這是一個顯著的增長。造成這種衰退的主要原因被歸咎於自然棲息地的喪失,以及人類對自然區域日益增加的侵擾。在這樣的背景下,稀有物種重返摩洛哥,被視為一種令人鼓舞的指標,表明生態系統具備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並潛在恢復的能力。

然而,為了維護這些至關重要的遷徙動脈,必須持續且有針對性地努力保護自然棲息地並將威脅降至最低。摩洛哥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面臨著人口增長和城市化帶來的壓力,這導致了棲息地的破碎化。對這些遷徙流動的持續監測,提醒著我們自然系統中所有元素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只要我們對自然循環保持應有的尊重,並保護關鍵的生態支撐點,生命總能找到自我恢復和延續的方式,即使面對重大的外部挑戰亦是如此。

來源

  • كود: جريدة إلكترونية مغربية شاملة.

  • عودة الطيور النادرة الى سماء المغرب.. كيف تقودنا الأجنحة المهاجرة نحو قراءة جديدة للمشهد البيئي؟

  • النسر الأندلسي والحبارى الإفريقية وأخرى مُهددة بالانقراض.. المغرب موطن لـ 471 نوعا من الطيور

  • دراسة: 61% من أنواع الطيور في العالم تتراجع أعدادها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