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姥鯊數量驟降引發保育組織高度關注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最近,一名獨木舟愛好者在蘇格蘭海岸拍攝到姥鯊(Basking Shark)的影片,再次提醒人們必須對海洋生物採取負責任的態度,並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規。姥鯊是繼鯨鯊之後,全球體型第二大的魚類,牠們性情溫和,以浮游生物為食,極少對人類表現出攻擊性。這些龐然大物體長可達驚人的 10 公尺,透過其寬度可達一公尺的巨口過濾微小的浮游動物。
儘管姥鯊在英國和愛爾蘭受到保護,但東北大西洋的族群數量持續面臨人為因素的巨大壓力。歷史上的過度捕撈曾對其數量造成嚴重破壞,而當代威脅則包括棲地惡化以及意外捲入漁網等。負責監測工作的赫布里底鯨豚信託基金會(Hebridean Whale and Dolphin Trust, HWDT),透過其研究船「西魯里安號」(Silurian)進行觀察,記錄到一個令人憂心的趨勢。
根據 NatureScot 發布的報告指出,2023 年在蘇格蘭沿岸僅記錄到七隻姥鯊個體,這是過去二十年來的最低紀錄。作為對比,觀察紀錄的高峰期發生在 2010 年,當時 HWDT 記錄了多達 162 隻姥鯊。專家們,特別是 NatureScot 的 Rona Sinclair,推測觀察數量下降可能與牠們的食物來源——浮游動物的可獲得性有關,或是這些動物可能棲息在肉眼無法觀察到的深水區域。
HWDT 於 2021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期間進行的研究,也揭示了姥鯊與小鬚鯨(minke whales)在赫布里底群島出現頻率之間可能存在反向關聯。當姥鯊的目擊頻率較高時,小鬚鯨的觀察數量反而會下降,反之亦然。儘管這種現象的確切原因尚不明朗,但 2023 年小鬚鯨的觀察數量達到創紀錄的 167 隻,這反映出該生態系統動態的複雜性。
自 2012 年以來,諸如 Basking Shark Scotland 等組織,一直與赫瑞瓦特大學(Heriot-Watt University)合作,動員公民科學家參與數據收集,以協助監測物種的分佈和數量。這些數據對於制定未來的保育政策至關重要。觀察活動通常集中在每年的五月至十月,並在七月和八月達到高峰,主要地點位於馬爾島(Mull)和斯凱島(Skye)之間的海洋保護區。
儘管 2023 年的數據表現不佳,但 2024 年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例如,在 Basking Shark Scotland 於 2025 年進行的一次旅遊中,單日就記錄到超過 25 次目擊,這符合高峰季節的預期。這表明族群數量會受到環境條件的顯著波動影響,例如大西洋暖化對浮游生物的衝擊。然而,在 2025 年 11 月,一隻未成熟的個體在莫里(Moray)的波特戈登(Portgordon)擱淺。蘇格蘭鯊魚與鰩魚組織(Shark and Skate Scotland)隨後進行了解剖以確定死因,儘管初步未發現明顯死因,但在其胃中發現了一小塊塑膠碎片。
來源
The Cool Down
Kayaker shares scary video of up-close encounter with shark in middle of ocean: 'Instant panic attack'
Minke whale sightings surge but basking sharks decline, finds Hebrides study
‘Worrying’ fall in Scottish basking shark sightings
Basking Shark Threats and Conservation
About Basking Shark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