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華盛頓大學主導的開創性研究,揭示了鬚鯨母親的體型與其後代性別之間存在著引人入勝的關聯。研究發現,體型較長的母親更有可能產下雌性鯨寶寶,這為理解鯨魚的繁殖策略提供了新的視角。
這項研究分析了超過十萬頭鬚鯨(包括座頭鯨和藍鯨)的數據,結果顯示體型較大的母親生產雌性後代的機率更高。具體而言,體型較長的雌性座頭鯨產下雌性鯨寶寶的可能性高出77%,而對長鬚鯨而言,這一機率甚至高達99%。研究數據來源於1900年代初期詳細記錄了鯨魚長度、性別、懷孕狀態及胎兒特徵的歷史捕鯨記錄,這些資料對於理解鯨魚種群動態和繁殖行為至關重要。
研究結果表明,對於鬚鯨而言,將更多能量投入到雌性後代可能是一種確保物種延續的關鍵策略。這項研究對於保育工作尤為重要,特別是當某些鯨魚族群正面臨體型縮小的問題時,這可能會影響牠們撫育後代的能力。例如,有研究指出,由於氣候變遷和食物供應減少等因素,北大西洋露脊鯨的體型在過去幾十年中呈現縮小趨勢,這直接影響了雌鯨的繁殖成功率,體型較小的雌鯨生育後代的機率顯著降低。
此外,歷史捕鯨數據的分析也顯示了體型與繁殖之間的關聯。在1908年至1967年間,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沿岸的捕鯨記錄顯示,隨著捕鯨活動的持續,許多鯨魚物種的平均體型顯著下降,同時懷孕率也大幅降低,這進一步佐證了體型對於鯨魚繁殖能力的重要性。
這項研究挑戰了傳統的演化理論,該理論認為強壯的哺乳動物更有利於生育雄性後代,因為雄性後代更有可能在競爭中勝出。然而,這項針對海洋哺乳動物的研究發現,雌性後代更能從母親遺傳的優良體能中獲益,這可能與雌性後代在成長和繁殖過程中對能量儲備的依賴性有關。研究人員指出,母親的體型和健康狀況直接影響了幼鯨的成長速度和存活率,體型較大且健康的母親能提供更充足的能量,從而孕育出更強壯的後代,這對物種的長期繁衍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