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貓奴可能都曾疑惑,自家主子對著牠呼喚名字時,究竟是聽懂了,還是只是隨意回應?一項由日本研究團隊主導的實驗,為這個長久以來的疑問提供了科學上的解答。研究結果顯示,家貓確實能夠分辨出自己的名字,並對其做出反應,這不僅證明了牠們的聽覺能力,更暗示了牠們與人類互動的潛力。
這項由東京學習院大學(Sophia University)的齋藤敦子(Atsuko Saito)領導的研究,透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實驗,觀察了78隻來自不同生活環境(包括家庭及貓咪咖啡廳)的貓咪。研究人員讓貓咪的飼主及熟悉牠們的人,唸出貓咪的名字,同時也唸出四個發音相似的詞彙。實驗結果顯示,貓咪在聽到自己的名字時,會表現出明顯的反應,例如轉頭、移動耳朵或擺動尾巴,這些細微的動作都顯示了牠們的注意力被喚醒了。這項研究進一步支持了「貓咪不僅僅是聽到聲音,更能理解其意義」的觀點。牠們能夠將自己的名字與特定的行為連結起來,例如被餵食、玩耍,或是得到主人的關注。研究人員發現,貓咪對自己名字的反應,比對其他相似發音的詞彙更為強烈,即使是由陌生人唸出牠的名字,牠們的反應依然顯著。這表明貓咪確實能將名字與正面的經驗連結,而非僅僅是隨機的聲音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也指出,貓咪的反應程度可能與其生活環境有關。在貓咪咖啡廳中,貓咪對自己名字及其他貓咪名字的反應都較為強烈,這可能是因為在這些環境中,牠們的名字被更頻繁地使用,且與更多人互動有關。這也暗示了,飼主與貓咪的互動頻率和方式,對於貓咪名字的辨識度有著重要影響。
此外,科學家們也提到,貓咪的反應可能更多是基於聲音的聯想,而非真正理解「名字」代表的是牠們的自我認同。牠們學會了聽到名字時,通常伴隨著獎勵(如食物或玩耍)或是不愉快的經驗(如看獸醫),因此名字對牠們而言,成為了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聲音信號。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些貓咪即使聽到了名字,卻不一定會立刻回應,牠們的反應往往取決於當下的心情、動機以及與呼喚者的關係。
這項研究不僅為貓咪的認知能力提供了新的證據,也為飼主與貓咪之間的溝通開啟了新的視角。理解貓咪如何學習和回應牠們的名字,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與這些獨立而迷人的生物建立連結,並在日常互動中創造更多正向的連結與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