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呼嚕聲的基因奧秘:從自我療癒到撫慰人心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貓咪發出的「呼嚕」聲長久以來一直是人類好奇的焦點。然而,近期由日本京都大學生物學家岡本夢(Yume Okamoto)領導的研究團隊,揭示了這一聲音其實是一種複雜的生理機制,其核心功能在於幫助貓咪進行自我修復。這項研究涵蓋了280隻已絕育的家貓,並首次確立了貓咪呼嚕頻率與特定基因標記之間存在直接的關聯性。

呼嚕聲的產生,是基於肌肉振動,進而產生介於25至150赫茲(Hertz)之間的聲波。這些振動被證實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觀察結果顯示,頻率落在25至50赫茲範圍內的聲波,能夠有效刺激骨骼組織的癒合,並促進軟組織的再生。值得注意的是,貓咪不僅在放鬆狀態下會使用這種機制,在面臨壓力、疼痛或受傷之後,牠們也會啟動呼嚕,這強烈暗示了該行為在加速身體康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這項研究的關鍵基因發現,聚焦於雄性激素受體基因(androgen receptor gene)的變異。科學家們觀察到,擁有該基因較短變異版本的貓咪,其呼嚕的強度和頻率都更高,尤其是在與人類互動時,牠們的發聲活動會更為活躍,這一特徵在公貓身上尤為明顯。相對地,該基因較長版本的貓咪則傾向於更安靜。有趣的是,這種較長的基因變異僅在家貓身上被檢測到,而在牠們最接近的野生親戚身上卻找不到,這有力地支持了該特徵是在貓咪馴化過程中被固定下來的推論。

貓咪呼嚕聲所產生的低頻背景音,對人類也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有助於降低飼主焦慮和壓力水平。這種振動頻率與超音波治療中所使用的頻率相近,潛在地可能改善人類的骨密度,並減輕關節組織的腫脹。因此,一隻正在呼嚕的寵物,不僅是家庭成員,更像是促進內在平衡的催化劑,深刻地體現了動物的生理結構、遺傳特徵與行為模式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繫。

來源

  • Pravda

  • Газета.Ru

  • Lenta.ru

  • Газета.Ru

  • Москва 24

  • МК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