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闊的海洋中,一頭名為諾克的白鯨展現了動物界驚人的學習與模仿能力,牠以模仿人類語音的非凡才能,在科學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諾克於1977年在普吉特海灣被發現,隨後被安置於美國聖地牙哥的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基金會。到了1984年,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開始注意到水族館中傳來了類似人類言語的聲音。一位與諾克共事的潛水員曾報告說,他聽到了彷彿有人在對他說「出去」的聲音,這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極大興趣。進一步的研究顯示,諾克發出的聲音頻率介於200至300赫茲之間,這恰好落在人類語音的頻率範圍內。牠透過鼻腔和聲唇,並精確控制前庭囊的壓力,來模仿出這些獨特的音調。這項研究成果於2012年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發表,證實了諾克獨特的能力。
儘管諾克展現了模仿聲音的驚人技巧,但牠實際上並不理解這些聲音的含義。牠的行為更多源於對人類的好奇與密切接觸,而非真正意圖進行溝通。這種模仿行為持續了將近四年,隨後諾克便停止了這種發聲。牠在基金會度過了近25年的時光,成為了海洋哺乳動物驚人潛力的象徵。
白鯨,又被譽為「海洋金絲雀」,以其豐富多樣的聲音而聞名,包括各種哨聲、叫聲和回聲定位的喀嚓聲。牠們透過鼻腔內的氣囊發聲,並利用頭部的圓潤器官「額隆」來聚焦聲波,這對於牠們在黑暗或混濁的水域中導航、溝通和覓食至關重要。研究表明,白鯨的發聲頻率範圍可達40至120千赫茲,這有助於牠們偵測獵物和避開障礙物。然而,諾克模仿人類語音的行為,顯示了牠們在聲音學習方面的潛力遠超預期。牠的模仿並非易事,需要改變其聲學機制,例如過度充氣前庭囊以降低聲音的頻率,這顯示了牠為達成模仿所付出的努力。諾克在性成熟後停止了模仿人類語音的行為,這也與其他研究中觀察到的白鯨行為模式相符,牠們的發聲模式會隨著年齡和性成熟而改變。
諾克的經歷不僅突顯了海洋生物的智慧與複雜性,也提醒我們關注這些迷人生物的福祉及其棲息地的保護。牠的故事鼓勵我們以更開放的心態去探索與理解自然界中生命的無限可能,並認識到每一個生命體都擁有其獨特的溝通與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