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動物園飼育員化身「木偶爸媽」 照護雛鷹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為了確保兩隻失去雙親的白腹蛇鷲雛鳥能健康成長並順利回歸野外,布拉格動物園的飼育員們發揮創意,運用手偶餵食的方式來照料牠們。這種創新的育雛方法,旨在防止雛鳥對人類產生依戀(imprinting),這對牠們未來在野外的社會行為與繁殖能力至關重要。布拉格動物園鳥類保育員Antonín Vaidl強調,雛鳥若與人類有過多直接接觸,將可能導致長期的行為問題,影響其野外生存能力。因此,飼育員會利用特製的木偶,模擬成鳥的模樣來餵食雛鳥,讓牠們將木偶視為親鳥,而非人類。此方法過去已在園內其他物種的保育工作中取得成功,例如犀鳥和爪哇綠鵲。

白腹蛇鷲(Lesser Yellow-headed Vulture)在野外主要棲息於拉丁美洲和墨西哥的濕地、草原及退化森林地區,在生態系中扮演著重要的清道夫角色。布拉格動物園是歐洲少數幾個參與白腹蛇鷲繁殖計畫的機構之一。儘管白腹蛇鷲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無危」物種,但棲地的破壞與退化仍是牠們面臨的潛在威脅。動物行為學研究指出,雛鳥在生命早期階段會對最先接觸到的移動物體產生「印記」(imprinting),這會影響牠們日後的物種識別、求偶行為甚至棲地選擇。布拉格動物園的木偶餵食法,正是為了克服這個挑戰,讓這些珍貴的生命能保有其野性,並具備獨立生存與繁衍的能力。此類保育策略的應用,不僅在於確保個體存活,更著眼於物種的永續發展,為其他瀕危物種的復育計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來源

  • Gulf Daily News Online

  • Reuter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