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當局正以堅定步伐,對境內未經授權的虛擬資產活動展開一場力度空前的淨化行動,旨在維護金融秩序並為其數位金融藍圖奠定穩固基石。執法單位已果斷關閉了多達130家未獲阿斯塔納金融服務管理局(AFSA)核准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同時成功查扣了價值高達1670萬美元的數位資產。此舉彰顯了國家在金融安全與創新發展之間尋求平衡的決心。
這場整肅行動的深層意涵在於對抗潛藏在數位經濟表象下的陰影。當局同時揭露了81個協助進行匿名交易的「影子現金套現團夥」,這些團夥在2024年的總交易額高達240億堅戈(約合4300萬美元),成為洗錢與金融欺詐的溫床。事實上,過去三年中,已有3600家空殼公司因涉嫌3萬起詐騙交易(總值高達2800億堅戈,約合5億1100萬美元)而被稅務機關註銷登記,揭示了系統性風險的長期存在。
為強化金融交易的可追溯性,新的監管措施已然落地。針對卡片儲值超過50萬堅戈(約913美元)的交易,現已強制要求輸入個人身份資訊並進行手機確認。此外,金融機構被要求將自動櫃員機(ATM)的監控錄影保留長達180天,以應對日益增長的現金提領量。金融監管局(AFM)副局長Kairat Bizhanov指出,去年的總提款額高達13.2兆堅戈(約241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了一兆堅戈,ATM的龐大現金流動性仍是關鍵的監管盲點。
與此同時,哈薩克並未因嚴打而停滯不前,反而以更具前瞻性的姿態擁抱數位未來。國家透過人工智慧與數位發展部,已於2025年9月30日正式啟動了「Alem加密基金」。該基金的成立,標誌著國家層面開始策略性佈局數位資產,其首筆投資即與Binance Kazakhstan合作,購入了BNB。此舉與總統先前提出的在阿拉套建立「加密城市」(CryptoCity)試驗區的願景相呼應,旨在打造一個允許加密貨幣在受監管沙盒環境中作為合法支付工具的場域,展現了國家在清除亂象後,積極將自身定位為中亞地區數位資產發展領航者的企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