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國民聯盟(RN)黨於2025年8月7日提出一項能源政策倡議,建議利用國家過剩的核能進行比特幣挖礦。此計畫旨在將閒置電力轉化為數位資產,並規劃一項為期五年的試點計畫,預計將從法國電力公司(EDF)營運的核能廠導引高達一個吉瓦(gigawatt)的電力。據估計,此計畫每年可創造1億至1.5億美元的收益,有潛力抵銷核能機組的營運成本,並為國家帶來新的財政收入。
此提案標誌著RN黨在加密貨幣立場上的顯著轉變。黨魁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從2016年呼籲全面禁止加密貨幣,到2022年轉為支持受監管的加密貨幣使用,如今在2025年公開支持比特幣挖礦作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展現了黨派對數位經濟演進的適應與前瞻。此倡議旨在解決法國經常面臨的電力過剩問題,由於核能佔法國總發電量的七成以上,過剩電力有時會導致電價出現負值,進而對能源生產商造成財務損失。RN黨的計畫期望透過將閒置能源導向比特幣挖礦設施,穩定國家電網,同時開創新的經濟機會,最大化國家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浪費,並為國家經濟獨立性注入新動能。
從經濟效益來看,核能的生產成本約為每千瓦時0.03美元,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據估計,一個吉瓦的閒置核能若用於挖礦,每年可產生1億至1.5億美元的比特幣收益,足以彌補法國核能機組的固定成本,並為國家財政帶來可觀貢獻。此計畫還能將2024年因電力過剩而損失的約8000萬歐元轉化為國家數位資產儲備。在環境層面,核能作為一種近乎零排放的能源,為比特幣挖礦提供了比化石燃料更環保的替代方案,有助於緩解外界對加密貨幣挖礦高耗能和碳足跡的批評。透過將挖礦設施設置在核能廠附近,能有效利用剩餘電力,確保電力供應穩定性,並在電力需求高峰時自動調整挖礦負載,優先保障民生用電。
儘管此計畫展現了創新的潛力,但也面臨挑戰。黨內部分人士,如財政政策負責人讓-菲利普·唐吉(Jean-Philippe Tanguy),對此提出質疑,認為這可能與黨派傳統上對中央貨幣政策的堅持有所衝突。此外,環保團體對加密貨幣挖礦的能源消耗仍持謹慎態度,而政治對手則對數位資產的穩定性表示擔憂。然而,RN黨已將此視為一項務實的能源與金融創新策略,期望透過此舉鞏固法國在數位經濟領域的地位,並為其他擁有核能潛力的國家樹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