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引爆市場巨震:百萬級清算潮下,資金流向與風險重估

编辑者: Yuliya Shumai

2025年10月10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拋出一項重磅貿易政策,立即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強烈的避險情緒,並在加密貨幣領域造成了歷史性的劇烈震盪。川普總統宣布,將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課徵100%的懲罰性關稅,此舉被明確定位為對中國近期限制稀土礦物出口的直接回應。儘管該政策預計於2025年11月1日才開始實施,但市場的反應卻是即時且猛烈的。

在地緣政治風險的催化下,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一場被形容為「血洗」的強制平倉事件。根據CoinGlass的數據,在短短24小時內,市場上超過190億美元的槓桿部位遭到強制清算,這刷新了加密貨幣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紀錄,其規模甚至超越了過去幾次重大危機的總和。這場金融海嘯的規模,凸顯了當前數位資產市場與全球地緣政治脈動的緊密連結,任何重大的政策宣言都能在極度槓桿化的環境中,轉化為巨大的流動性衝擊。數據追蹤公司CoinGlass稱之為「加密貨幣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

在價格層面,市場的集體意識迅速轉向保守。比特幣(BTC)從約122,000美元的高位迅速下探至110,000美元以下,市場數據參考日(10月12日)顯示其在111,911美元附近波動。以太坊(ETH)和Solana(SOL)等主流資產也未能倖免,出現顯著跌幅。加密對沖基金Split Capital的創始人Zaheer Ebtikar對此現象下了精準的註解,他指出「山寨幣板塊被徹底殲滅——一次全面的槓桿重置與市場失序」。

此次事件的衝擊力道與傳統金融市場的連動性也清晰可見。美股的標普500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同步下挫,創下近六個月的最大跌幅,顯示投資人正在對風險資產進行全面的重新評估。在這種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市場的焦點從技術指標轉向了對宏觀局勢的解讀。分析指出,在市場極度恐慌的拋售潮中,部分資金開始在低位悄然積累,有數據顯示部分資金正從交易所流出,暗示著在極端波動的表象之下,有更深層次的資金正在尋找新的平衡點。

這場風暴不僅是一次資本的洗牌,更是對所有參與者風險認知與應對能力的嚴峻考驗。市場的未來走向,將取決於美中雙方在稀土供應鏈與貿易摩擦上的最終和解或僵持,而這場劇烈的調整,或許正為下一階段的市場結構演化提供了一次必要的校準。

來源

  • The Financial Express

  • BusinessToday

  • Finance Monthly

  • KuCoin

  • Ainvest

  • Bitunix Blog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