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史上最為劇烈的一次單日暴跌,其規模前所未見。這場崩盤的直接導火線,是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將對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百分之百的關稅。此項嚴苛的貿易措施預計於2025年11月1日開始實施。川普此舉是為了回應北京近期對稀土礦物實施的出口限制,這些礦物對全球高科技產業至關重要。此一聲明一出,立即導致投資者恐慌,資本迅速從風險性資產中撤離。
數位資產領域遭受了毀滅性的衝擊。加密貨幣市場的總市值在一天之內縮水了約5600億美元,從原本的4.30萬億美元驟降至3.74萬億美元。比特幣(BTC)的價格波動極為劇烈,一度從高點的125,000美元急遽滑落至最低點102,000美元。儘管隨後獲得支撐,價格穩定在113,000美元附近,但當日跌幅仍高達8%。以太坊(ETH)的跌勢更為慘重,價值損失超過12%。包括Solana(SOL)和XRP在內的其他山寨幣也未能倖免,遭受了實質性的虧損。這場市場動盪引發了超過190億美元的槓桿頭寸被強制清算,創下了歷史新高紀錄。
這一事件清晰地揭示了數位資產與全球宏觀經濟及地緣政治決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分析師指出,由貿易戰引發的此類崩盤,是典型的「骨牌效應」展現:政治上的不確定性迫使市場參與者轉向傳統的避險工具,例如美元、黃金和石油,這不可避免地導致風險資產價格下跌。然而,在恐慌情緒瀰漫之際,大型機構投資者卻將這次價格的急劇下跌視為逢低吸納的絕佳時機,這表明他們對加密貨幣的基本面和長期穩定性抱持著堅定的信心。
專家們警告,當前的市場對於全球領導人的言論表現出極高的敏感性,要求參與者必須提高警覺並加強流動性管理。儘管遭受重創,但該系統展現了快速恢復的能力,例如比特幣在跌至104,764美元後的部分反彈。這證明了市場內部存在著一股潛在的力量,一旦最初的衝擊消退,這股力量便會發揮作用。這次危機提醒我們,真正的韌性在於系統能否有效吸收由國家政策所引發的突發外部衝擊,並從中快速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