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來自新西蘭的視頻,反映毛利傳統與現代可持續旅遊實踐,呼籲旅客珍惜土地與文化。
未來的旅遊指南:當責任感昇華為旅行的藝術
编辑者: Irina Davgaleva
膚淺的觀光時代正逐漸成為過去。旅遊業的未來,與深切的責任感以及致力於維護世界遺產的願景緊密相連。全球已經出現了許多開拓性的地區,它們證明了令人興奮的探索世界與謹慎地對待地球,兩者可以和諧共存。這些目的地不僅僅提供遊客觀光景點,更鼓勵真正的文化融合,積極參與為後代保護地球的行動。
在世界旅遊的綠色先鋒中,哥斯大黎加始終是生態旅遊的典範。該國幾乎所有的能源需求都來自再生資源,並且超過四分之一的領土受到嚴格保護。在這裡,大自然被視為最重要的資產,而諸如在熱帶雨林上空滑索或觀賞鳳尾綠咬鵑等探險活動,都融入了國家發展策略。紐西蘭則透過「蒂亞基承諾」(Tiaki Promise),呼籲遊客尊重這片土地,同時絕大多數當地業者已獲得永續發展認證。冰島已完全轉向地熱能和水力發電,並透過「冰島誓言」要求旅行者負責任地探索。這些做法證明,追求保育並非限制,而是獲得更深刻旅遊體驗的基石。
不丹王國堅持其獨特的「高價值、低衝擊」模式,至今仍是全球唯一一個碳負排放國家。這歸功於其旅遊收費結構。這項政策自1974年實施以來,確保了遊客流量不會對脆弱的生態系統和文化造成過度負擔,而永續發展費用(SDF)的收入則用於資助醫療保健和教育。1974年,僅有287名遊客造訪不丹,這凸顯了該國有意識地選擇品質而非數量。斯洛維尼亞被譽為世界上首批「綠色國家」之一,擁有高達60%的森林覆蓋率,其首都盧布爾雅那優先規劃了廣闊的步行區,為人們創造了寧靜沉思的空間。
若想尋求另一種形式的寧靜隱居,葡萄牙的亞速爾群島值得關注,該群島目標是在203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個大西洋上的天堂提供了熔岩洞穴和鯨魚保護區,以及創新的生態住宿,例如零廢棄的「熔岩之家」。盧安達將旅遊業轉變為保育成功的典範:大猩猩徒步旅行的收入直接支持當地社區和野生動物保護。挪威則走在對抗污染的最前線,計劃在2026年之前,禁止化石燃料郵輪進入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上的峽灣。新加坡將永續原則融入其城市結構,在「濱海灣花園」使用生物質冷卻技術,並擴大綠色基礎設施。這些目的地清楚地表明:我們選擇的旅途地點至關重要,它們提供豐富的旅程,並在世界的畫布上留下正面的印記。
儘管全球旅遊市場展現出驚人的韌性,預計在2024年恢復到1.6兆美元的總預訂量,但正是這些負責任的旅遊目的地,成為引領意識前進的燈塔,為全球旅遊業樹立了新的標準與方向。
來源
Travel And Tour World
Wander the World Guide
Get Experience Blog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