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推出了《國家教育政策》(NEP)2020,強制規定在馬拉地語和英語教學的學校中,印地語為1至5年級學生的必修第三語言。
這項舉措旨在與NEP的5+3+3+4教育框架保持一致,從基礎階段開始納入印地語。 該計畫分階段實施,從2025-26學年的一年級開始,到2028-29學年擴展到所有年級。
這一宣布引發了重大爭議。 包括國大黨和馬哈拉施特拉邦重建部隊(MNS)在內的反對黨表達了他們的批評,認為這是在強加地區認同和語言多樣性。
為了回應反對意見,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發布了暫停令,將印地語「一般」作為1至5年級的第三語言,而不是強制性的。 這使得學校可以在有足夠學生表示興趣的情況下,提供其他印度語言作為第三語言。
關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印地語政策的辯論突出了國家融合與地區語言認同之間的平衡。 NEP 2020 提倡使用通用語言來實現國家團結,但其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實施揭示了在多元化邦份執行此類政策的複雜性。
截至2025年7月,情況仍然不穩定,關於語言教育的最佳方法仍在進行討論,既要尊重國家目標,也要尊重地區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