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巴伐利亞地名:在埃爾丁保存語言文化遺產

编辑者: Vera Mo

77歲的卡爾·海因茲·艾斯菲爾德致力於記錄埃爾丁區傳統的巴伐利亞地名與田野名稱。他攜帶錄音設備,憑藉敏銳的耳朵,走訪該地區26個市鎮,從最後的現場見證者口中捕捉這些名稱的原始發音。

艾斯菲爾德的投入是巴伐利亞科學院與巴伐利亞地名與田野名稱研究協會(Bayern e.V.)一項更大型研究計畫的一部分。此計畫旨在記錄約55,000個巴伐利亞地名的方言發音,避免這些珍貴的語言資產流失。收集到的音檔將透過網路上的互動地圖公開,方便大眾查閱。

艾斯菲爾德強調傳統發音對歷史與地方史研究的重要性。他解釋,方言常能推斷地名的起源,進而有助於理解區域歷史。例如,地名發音的變化可用來追蹤語言演變,如「Oustern」[ˈɔʊstɐn] 演變成「Ostern」[ˈɔstɐn],或「Muich」[mɔɪç] 演變成「Milch」[mɪlç](分別意指「復活節」與「牛奶」)。

埃爾丁區民眾對艾斯菲爾德的計畫反應一致正面,居民們認同此計畫對文化遺產保存的價值,並積極支持。身為方言使用者的艾斯菲爾德本人,不僅視此為挑戰,更視為一種豐富的經驗,激勵他持續為保存這項遺產努力。

透過此類倡議,對巴伐利亞方言及其多樣的地名進行保護與維護,做出了重要貢獻,確保該地區的語言多樣性與文化遺產得以傳承給未來世代。

來源

  • Merkur.de

  • Jeder Ort hat seinen Klang: Dialektforscher im Kreis Erding

  • FÜRACKER: WISSEN ÜBER MUNDARTLICHE ORTSNAMEN LEBENDIG ERHALTEN – Heimatministerium fördert Forschungsprojekt zur Erfassung mundartlicher Ortsnamen mit knapp 800.000 Euro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