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識字危機:審視幼兒教育和教師素質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菲律賓識字危機:審視幼兒教育和教師素質

菲律賓數百萬高中生畢業時未能達到識字水平,引發了一場互相指責的爭論。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強調,一個教育體系的品質不會超過其教師的品質。 這將重點轉移到解決教育系統內部的缺陷上。

幼兒時期的營養不良是教育薄弱的一個根本原因。 儘管有全球標準干預措施,菲律賓仍然面臨著碎片化和低覆蓋率的問題。 數據顯示,儘管實施了餵養計畫,仍有很大一部分學習者處於“浪費”狀態。

幼兒教育普及率不均

幼兒教育(ECE)在全國範圍內的普及程度並不均衡。《共和國法案》6972號法令規定設立日間托育中心,但只有36%的描籠涯(barangay,菲律賓最小的行政區劃)擁有日間托育中心。 各市級行政單位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突顯了結構性不平等。

幼兒教育教師的素質令人擔憂,許多教師年齡偏大且缺乏適當的培訓。 很大一部分教師僅持有高中畢業文憑。 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生的數量低得驚人。

教師待遇問題

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生在執照考試方面面臨著系統性問題。 大多數兒童發展教師擔任非永久性職位,工資微薄。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報告稱,他們的平均工資與教育部(DepEd)幼稚園教師的工資之間存在著鮮明對比。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