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ICC)的四名官员实施制裁,其中包括两名法官和两名副检察官。此举是对国际刑事法院此前就美国和以色列国民涉嫌战争罪展开调查的回应,标志着美国与该国际司法机构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
此次制裁措施冻结了这些官员在美国境内的任何资产,并限制他们在美金融体系内的活动。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表示,国际刑事法院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被用作针对美国及其盟友以色列的“法律战工具”。被制裁的官员包括法国法官尼古拉斯·亚恩·吉尤(Nicolas Yann Guillou)和加拿大法官金伯利·普罗斯特(Kimberly Prost),以及来自斐济的副检察官纳扎特·沙米姆·汗(Nazhat Shameem Khan)和塞内加尔的副检察官马梅·曼迪亚耶·尼亚(Mame Mandiaye Niang)。吉尤法官因批准了针对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前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的逮捕令而受到关注,而汗和尼亚则因支持这些逮捕令而被制裁。普罗斯特法官则因批准了国际刑事法院对阿富汗境内美军人员的调查而受到制裁。
这是特朗普政府继2025年6月对其他国际刑事法院官员实施制裁后的又一次行动。此前由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制裁曾被拜登政府解除,此次的制裁表明了美国政府在涉及其国民或盟友时,对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持续反对立场,尤其是在加沙冲突的背景下。国际刑事法院成立于2002年,其职责是起诉灭绝种族罪、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尽管美国、中国、俄罗斯和以色列并非该法院的成员国,但法院的调查范围可以涉及非成员国公民,前提是相关罪行发生在成员国境内。
国际刑事法院强烈谴责了美国的制裁,称其为“对一个公正司法机构独立的公然攻击”,并对全球战争罪受害者造成打击。法院承诺将继续不受压力地开展工作。然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对制裁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反对针对以色列的虚假宣传战的决定性行动”。联合国及多家人权组织对美国的举动表示了广泛批评,认为这些制裁是对司法独立和国际法治的攻击。法国方面也对制裁表示了担忧,认为此举违背了司法独立的原则。
此次制裁事件凸显了美国与国际司法机构之间在主权、管辖权和问责制方面的持续分歧。人权组织和联合国官员普遍认为,此类制裁不仅削弱了国际法治,也可能阻碍受害者寻求正义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