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议会投票退出《伊斯坦布尔公约》,开创欧盟成员国先河

编辑者: S Света

30 октября 2025 года 拉脱维亚议会投票决定退出伊斯坦布尔公约。

2025年10月30日,拉脱维亚议会(Saeima)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投票赞成废除旨在打击针对妇女暴力和家庭暴力的《伊斯坦布尔公约》。此举尚待总统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Edgars Rinkēvičs)的最终签署批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欧盟成员国首次主动发起退出该国际条约,在欧洲法律领域树立了一个新的先例。此次投票结果显示出显著的分歧:56名议员投了赞成票,32名议员投了反对票,另有2人弃权。

拉脱维亚议会投票决定退出伊斯坦布尔公约。

这项决定深刻反映了拉脱维亚社会内部围绕价值观和保护机制的激烈争论。该公约在2023年11月获得拉脱维亚批准,并于2024年5月对该国生效。公约生效后,拉脱维亚已开始制定打击针对妇女暴力的国家行动计划,并引入了关于性骚扰的条款。然而,包括“拉脱维亚优先”党议员拉莫娜·佩特拉维丘(Ramona Petraviča)在内的反对者坚称,公约将性别解读为一种社会建构,这等同于强加“异质的性别意识形态”,并认为现有的国家法律已经足够完善,足以应对相关问题。

这一政治举动是在严重的社会紧张局势下发生的。就在议会投票的前一天,即10月29日,大约5000名公民走上里加街头,抗议政府撕毁这项国际协议。总理埃维卡·西利尼亚(Evika Siliņa)曾公开表态支持保留公约,并警告称退出将对该国的国际声誉造成“毁灭性打击”。进步党议会小组主席安德里斯·苏瓦耶夫斯(Andris Suvajevs)也表达了对拉脱维亚可能陷入孤立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绿党和农民联盟”支持退出,此举打破了执政联盟的纪律,加剧了政治紧张。

在议会中,辩论气氛紧张,持续了超过13个小时,讨论内容涉及外部信息宣传活动和阴谋论。包括德国、法国和英国外交官在内的欧洲伙伴国对此表示关切。拉脱维亚面临的风险是,它可能会步土耳其的后尘——土耳其是唯一一个在2021年正式退出该协议的国家。历史学家加蒂斯·克鲁米尼什(Gatis Krumiņš)在抗议活动中指出,此举可能引发人们对拉脱维亚作为可靠伙伴的怀疑。妇女组织,例如“玛尔塔妇女中心”(Marta Center for Women)和WAVE Network,警告说,放弃公约可能会使保护妇女权利方面取得的进展付诸东流,并剥夺受害者获得必要支持的途径。

来源

  • Deutsche Welle

  • LSM.LV

  • WAVE Network

  • PBS News

  • Baltic Disinformation Weekly

  • BB.LV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