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南希·格蕾丝·罗马太空望远镜(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预计最晚于2027年5月发射,但有可能提前至2026年秋季部署。该望远镜的一项关键任务是“银河系平面巡天”(Galactic Plane Survey),旨在绘制约200亿颗恒星的分布图,这一数量是目前已测绘恒星总数的四倍。这项宏伟的巡天计划将为深入理解银河系的结构、恒星形成过程以及我们太阳系的起源提供前所未有的视角。
星际介质,即恒星之间弥漫的气体和尘埃,在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星际介质能够帮助天文学家洞察新天体产生的机制。罗马望远镜的银河系平面巡天项目正是为了通过绘制整个星系中恒星和星际介质的分布图来探索这些现象。此次巡天的观测策略是在社区意见征询过程中形成的,旨在收集科学界的反馈,确保巡天设计能够最大化科学产出并满足多样化的天体物理学研究需求。
罗马望远镜由位于马里兰州的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负责管理。此外,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南加州的加州理工学院IPAC、巴尔的摩的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以及来自多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团队也为该项目做出了贡献。主要工业合作伙伴包括BAE Systems Inc.、L3Harris Technologies和Teledyne Scientific & Imaging。
罗马望远镜发射后,其数据将通过罗马研究网络和芭芭拉·A·米库斯基太空望远镜档案馆向公众开放。这种开放数据政策将使全球天文学家能够进行分析,并增进对银河系乃至更广阔宇宙的理解。银河系平面巡天代表了理解我们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重大进展。通过绘制数十亿颗恒星和星际介质的图谱,罗马望远镜将提供无与伦比的洞察力,揭示塑造银河系并持续影响其发展的过程。
例如,罗马望远镜能够穿透尘埃云,提供更清晰的银河系图像,这使得科学家能够更精确地绘制出星系的3D尘埃分布图,并将其与已知星系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星系的演化历程。此外,该巡天还将识别新的、遥远的恒星形成区域中的年轻星团,并为早期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帮助科学家将星际介质的三维结构与年轻恒星在整个星系盘中的分布联系起来。这项工作将极大地扩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并为未来的科学探索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