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启用全球首座超低碳建筑,引领可持续未来

编辑者: an_lymons

2025年8月24日,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正式启用全球首座超低碳建筑。这座高达117米、拥有23层办公空间的建筑,日均耗电量约为6,000千瓦时,但其运营完全依赖绿色能源,标志着可持续建筑领域的一大飞跃。

该建筑在东、南、西三个立面采用了建筑一体化光伏(BIPV)玻璃幕墙。这些透明太阳能电池板不仅是建筑的组成部分,还能直接发电,满足了建筑日常约25%的电力需求,并预计每年可减少近500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一创新设计将建筑立面转化为能源生产单元,显著降低了能源损耗。

为了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该建筑创造性地利用了14块退役电动汽车(EV)电池作为储能系统。这些“第二生命”电池能够储存白天产生的多余太阳能,或在电网低谷时段以每千瓦时0.22元的价格购入清洁能源。储存的电力将在用电高峰期或光照不足时释放,有效平衡了能源供需,并降低了运营成本。此举不仅实现了废旧电池的再利用,也为大规模梯次利用EV电池提供了示范。

建筑内部近24,000个微型传感器取代了传统的开关,实现了照明、空调和电梯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TELD新能源董事长喻德祥指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效益:绿色电力消费每年可节省约2,500吨碳排放;数字化转型将建筑的投资成本降低了20%至30%,运营效率提高了30%,并使能耗降低了约30%。

此外,该建筑还配备了全球首个全自动高速垂直停车系统,车辆停放后可与建筑电网连接,实现车网互动。据估计,停放的300辆电动汽车每天可提供近一半的建筑能耗,进一步巩固了其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

青岛超低碳建筑的落成,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技术领域承诺的生动体现。它不仅展示了前沿建筑设计与可再生能源整合的潜力,更为全球城市规划和绿色建筑树立了新的典范,预示着一个更加清洁、高效的未来城市生活模式。

来源

  • news.cgtn.com

  • World’s first ultra-tier zero-carbon building inaugurated in East China’s Shandong

  • First ultra-zero carbon facility debuts

  • China unveils world's first zero-carbon tower with 24,000 sensors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