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Cloud发布全球首个风电集成式商业化海底数据中心
编辑者: an_lymons
中国科技巨头HiCloud近日宣布,他们成功启动了全球首个商业运营的海底数据中心(简称“海底数据港”),该中心直接由海上风力发电站供电。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可持续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利用自然资源为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提供动力,体现了科技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
该设施的选址极具战略意义,位于上海沿海区域,紧邻临港新片区。此举旨在呼应该区域融合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经济的发展战略。作为示范项目,该数据中心计划于2025年9月投入运行,初期设计容量为2.3兆瓦(MW)。此阶段将用于系统校准和优化,为后续大规模部署奠定基础。根据规划,项目的第二阶段将把总容量提升至24兆瓦,届时将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供电。
HiCloud项目最引人注目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效的能源管理,特别是利用海水进行自然冷却。据HiCloud估算,与传统的陆地数据中心相比,这种方式能够实现30%至40%的能耗节约。通过利用低温海水,用于冷却系统的能耗占比得以大幅降低,从通常的40%到50%区间,降至不足10%。该示范设施的能源使用效率(PUE)指标更是宣称低于1.15,远超中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堪称行业典范。
HiCloud对上海项目的投资额约为16亿人民币,将其定位为“2.0升级版”,因为它实现了与风力发电的直接集成,确保了超过90%的清洁能源供应。这一商业化进程是基于公司早期的技术积累:包括2021年在海南沿海进行的测试模块部署,以及2023年推出的首个商业原型。与微软的“纳蒂克计划”(Microsoft Project Natick)等早期试验性研究不同,HiCloud此次是与临港管委会以及上海临港特殊区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Shanghai Lingang Special Area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合作,展示了从概念验证到全面商业化落地的跨越。
除了显著的资源节约效益——例如完全消除了淡水消耗,并将土地占用面积减少了90%以上——这个海底集群还肩负着支持前沿数字服务的重任。它将为人工智能(AI)计算任务、5G网络、工业物联网(IIoT)以及跨境数据传输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该项目被视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发展模式的体现,旨在通过与自然系统的和谐整合,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足迹,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来源
DCD
China's HiCloud launches wind-powered underwater data center, targets 500MW subsea deployment - DCD
HiCloud to develop offshore wind powered underwater data center off coast of Shanghai, China - DCD
World's first wind-powered commercial underwater data center project launched in Shanghai - Chinadaily.com.cn
阅读更多关于该主题的新闻: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