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综述:农业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战略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一份内容详尽的分析报告近期发布,其中系统地阐述了全球范围内成功实践的策略,旨在实现粮食生产力与生态可持续性要求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份文件汇集了先进的农业实践经验,核心目标是在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的同时,有效保护自然资源。

该报告的核心论点强调,育种创新是推动气候行动背景下农业转型变革的关键驱动力。这一点在即将于2025年11月在巴西贝伦举行的缔约方会议第三十届会议(COP 30)前夕显得尤为重要。巴西农业特使罗伯托·罗德里格斯指出,尽管COP 30并非专门聚焦于农业部门,但它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巴西可持续热带农业的独特平台。本次峰会的议程将农业和粮食系统的转型列为六个关键方向之一。

指南中呈现的成功案例表明,通过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实现生产力的显著增长,从而有效遏制土壤退化。以农业大国巴西为例,该国采用的农作物—畜牧—林业一体化系统(ILPF)使得玉米产量翻了一番,且无需扩大耕地面积。特别是里约热内卢州农业秘书处,已启动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技术合作协议,旨在推广ILPF系统,以恢复该州约30%农业用地中的退化牧场。

在柬埔寨,农民通过引入生物炭和堆肥成功改善了土壤条件,从而稳定了作物产量。生物炭是生物质在无氧条件下热解的产物,被用作土壤改良剂,以提高肥力和固碳能力。而在南非,得益于政策支持,生物技术作物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还同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增强农场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该文件提到了由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发起的一系列模式,例如降雨不足指数保险计划。这类计划能够确保在干旱期后迅速支付赔款,使农民能够及时恢复播种作业。例如,在哈萨克斯坦,2024年共签订了111份土壤湿度不足指数保险合同,其中国家对保险费提供了80%的补贴。

创新也催生了农村地区新的就业形式。在加纳,专注于精准施用农药的服务网络正在蓬勃发展,这为农业综合企业中“绿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范例。另一个历史案例是,2006年在伊拉克,米-2直升机被用于喷洒农药,在短短两周内处理了超过28,000公顷的土地。

要将这些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进行大规模推广,需要各国政府政策的协调一致以及目标明确的投资。这是确保农业长期繁荣和维护地球健康所必需的前提条件,这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机构的总体方向保持一致,该组织曾在2020年的区域会议上讨论过可持续发展议题。

来源

  • Seed World

  • CropLife International

  • FAO Open Knowledge Repository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