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25年8月19日宣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已成功探测到一颗此前未知的新卫星,该卫星正围绕天王星运行。这颗新发现的天体被临时命名为S/2025 U1,直径估计约为10公里,其微小尺寸使其在1986年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掠天王星时未能被发现,也超出了许多地面望远镜的探测能力。
此次发现由西南研究所(SwRI)的科学家团队领导,他们在2025年2月2日进行了对天王星的观测。通过JWST的近红外相机(NIRCam)进行了10次长达40分钟的曝光,才捕捉到这颗微小卫星的踪迹。S/2025 U1的轨道距离天王星中心约56,000公里,位于天王星的卫星奥菲利亚(Ophelia)和比亚安卡(Bianca)之间。此次发现将天王星已知的卫星数量增加到了29颗。
天文学家指出,S/2025 U1的轨道接近圆形,这表明它可能形成于其当前的位置。它的存在也可能与天王星复杂的环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能在维持环的结构中发挥作用。一些研究推测,像S/2025 U1这样的小型卫星可能通过释放尘埃或引力作用来塑造和稳定天王星的环。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命名惯例,天王星的卫星通常以莎士比亚和亚历山大·蒲柏作品中的角色命名。S/2025 U1在未来将获得一个正式的名称。此次发现不仅展示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探测微小天体方面的卓越能力,也再次证明了我们对太阳系,特别是对天王星系统及其卫星和环的认识仍有待深入。
此次发现是继2023年11月发现的另一颗天王星卫星S/2023 U1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天王星系统研究进展。天文学家们认为,随着JWST等先进观测设备的投入使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隐藏在天王星系统中的卫星被发现,进一步丰富我们对这颗遥远冰巨星的认知。天王星以其独特的侧身自转而闻名,其大气成分主要为氢、氦和甲烷,而其主要的五颗大卫星(米兰达、阿里埃尔、乌姆柏里厄尔、泰坦尼亚和欧贝隆)则被认为是水冰和硅酸盐岩石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