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项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和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 of Bern)联合发布的研究显示,阿尔卑斯山北坡的超级单体风暴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这些强大的旋转风暴以其伴随的狂风、暴雨、大冰雹及龙卷风而闻名,对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及居民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研究预测,若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3摄氏度,阿尔卑斯山北坡的超级单体风暴发生率可能增加高达50%。超级单体风暴是欧洲最为剧烈的气象现象之一,通常在夏季活跃,而在地中海地区则多发于秋季。研究人员利用高分辨率气候模型,能够精确预测2016年至2021年间的超级单体风暴发生情况,尽管该模型在捕捉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的事件方面存在局限性。
这项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成果,旨在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并加强对超级单体风暴相关损害的防御措施。根据研究,阿尔卑斯山脉已成为一个“风暴热点”。目前的模拟数据显示,阿尔卑斯山北坡平均每季发生约38次超级单体风暴,而南坡则为61次。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3摄氏度,预计北坡风暴将增加52%,南坡则增加36%。
与此同时,欧洲整体的超级单体风暴发生率预计将上升11%,但区域差异显著,例如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西南部可能出现风暴减少的情况。这项研究的独特性在于其采用了高分辨率气候模型,能够模拟精确到2.2公里的单个风暴单元,远超以往的研究方法,为理解这些极端天气事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
研究强调,尽管超级单体风暴相对罕见,但其造成的破坏和经济损失却不成比例。因此,将超级单体风暴纳入天气风险评估和灾害应对策略至关重要。这些风暴的增多给社会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农业和公众安全的潜在风险。理解促成这些风暴形成的气候条件,是提升未来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
这项研究由伯尔尼大学地理研究所、奥斯卡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自然风险莫比利亚实验室以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大气与气候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为应对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影响和加强对超级单体风暴的防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