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信号之谜新解:研究指向天体物理起源,而非地外文明

编辑者: Uliana S.

1977年8月15日,一个神秘的无线电信号被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射电望远镜捕捉到,因其强度和独特的72秒持续时间,被命名为“哇!”信号。该信号的来源至今仍是科学界的一大谜团。近期,一项由天体生物学家阿贝尔·门德斯领导的研究,结合了2024年和2025年的新数据,为“哇!”信号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研究人员利用现代分析方法重新审视了原始数据,发现该信号的峰值流量密度超过250Jy,频率约为1420.726 MHz,这指向一个具有更高视向速度的银河系源。

门德斯团队提出的一个理论是,该信号可能源于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一个由磁星爆发产生的能量激发的冷氢云,从而产生类似激光的窄带信号,即“天体物理激射”。这种现象在宇宙中极为罕见,需要特定的条件和对齐才能发生。此前的研究也曾发现过与“哇!”信号相似但强度较弱的信号,这些信号都与星系中的冷氢云有关。这些新发现为“哇!”信号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自然解释,并表明宇宙中可能存在能够模仿人工信号的自然过程,这增加了识别真正地外技术信号的难度。尽管如此,科学界对“哇!”信号的探索仍在继续,普遍认为天体物理起源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大。

来源

  • Último Segundo

  • Superinteressante

  • TecMundo

  • TV Brasil

  • Xataka

  • Mega Curioso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哇!”信号之谜新解:研究指向天体物理起源,而非地外文明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