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于2023年10月1日发表的研究揭示,从土星的卫星土卫二喷射出的冰粒中含有复杂的有机分子,包括氨基酸的前体。这一发现极大地增强了土卫二地下海洋可能孕育地外生命的假说。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源自土卫二的地下海洋。土卫二,这颗直径约500公里的卫星,一直是寻找地外生命的重要目标。美国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号探测器(2004年至2017年运行)此前已揭示其冰壳下存在一个巨大的咸水海洋。从其南极喷涌而出的冰粒和水蒸气构成的羽流,为采样这颗卫星的内部成分提供了独特机会。卡西尼号宇宙尘埃分析仪(CDA)在2008年收集到的高速喷射的冰粒,为此次新发现提供了关键数据。这些“新鲜”的冰粒在被太空风化改变成分之前就被分析,为了解海洋的化学环境提供了更直接的视角。
研究结果表明,土卫二的海洋具有丰富的化学多样性,其化学过程与地球深海热液活动相似。研究人员在新鲜喷射的冰粒中检测到了包括酯类、烯烃、醚类以及含氮氧的化合物,此外还有先前已知的芳香族和含氧分子。这意味着构成生命所需六大基本化学元素中的五种(碳、氢、氮、氧、磷)已在土卫二上得到确认。这些复杂有机分子的存在,其中一些是氨基酸等生物相关化合物的前体,极大地提升了这颗卫星的宜居潜力。此前,卡西尼号数据还显示土卫二的海洋中磷的浓度至少是地球海洋的100倍,并且其海洋呈碱性,pH值在10.1至11.6之间,这些都可能为生命创造合适合适的生存条件。
欧洲空间局(ESA)也认识到土卫二的巨大科学价值,并正在积极规划未来的探测任务。拟议中的任务包括轨道器-着陆器组合,预计在2040年代初发射,旨在直接采集海洋物质并搜寻生命的明确迹象。这些任务将继承卡西尼-惠更斯任务的遗产,并利用下一代仪器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分析生物化学成分。着陆任务的前景凸显了土卫二作为天体生物学探索首选目标日益增长的科学和公众兴趣。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旧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已被证明是极其宝贵的,它为过去的太空任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揭示了此前未被发现的细节。这一方法强调了历史存档数据的持久重要性以及现代计算工具在推动科学理解方面的力量。确认这些复杂有机分子确实存在于土卫二的海洋中,而非空间辐射的产物,标志着我们在理解地球以外生命潜力的探索中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