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禁止有害渔业补贴的条约“一号鱼”已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生效。这一关键时刻的到来,得益于巴西、肯尼亚、汤加和越南提交的批准书,使批准国总数达到111个。该条约旨在通过禁止为过度捕捞和非法、未报告和不管制(IUU)捕捞活动提供补贴,来促进海洋可持续性。
“一号鱼”条约明确禁止支持IUU捕捞的补贴,以及对过度捕捞鱼类种群的补贴,并对在国际水域,包括公海的捕捞活动施加了限制。批准该条约的国家现在有义务向WTO报告其渔业补贴情况,并提供关于鱼类种群状况、管理和捕捞信息的详细数据。
该条约的达成历时近二十年,是WTO历史上谈判时间最长的协定之一,也是WTO首个旨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定,对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据估计,全球每年对海洋捕捞活动的补贴总额高达350亿美元,其中约220亿美元被认为是有害的,会导致海洋资源枯竭。据估计,中国、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是最大的补贴国,但并非所有项目都属于新规定。
尽管取得了这一重大成就,但关于“二号鱼”条约(旨在解决导致产能过剩和过度捕捞的补贴问题)的谈判仍处于停滞状态。WTO第13届部长级会议于2024年3月未能就“二号鱼”达成最终协议,凸显了成员国之间持续存在的意见分歧。专家指出,尽管“一号鱼”具有历史性意义,但仍存在一些漏洞,且“二号鱼”谈判的进展将对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号鱼”条约的生效,为全球海洋治理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要实现真正的海洋可持续性,仍需各方付出持续的努力,并加速推进“二号鱼”的谈判进程,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海洋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