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沉弹意外化身海洋珊瑚礁:自然、人类与海洋未来的启示

编辑者: Inna Horoshkina One

二战时期生锈的弹药正在污染欧洲的海域

2024年10月,在德国吕贝克湾的海底,研究人员目睹了一幅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象: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正在腐蚀的弹药上,竟然繁衍着茂密且生机勃勃的生物群落。

Морская звезда ( Asterias rubens ) на куске тротила, части неразорвавшейся нацистской крылатой ракеты на дне Любекского залива. Фотография: Андрей Веденин/DeepSea Monitoring Group/AFP/Getty

原本旨在造成毁灭的战争遗物,如今却成为了生命的载体和庇护所。正是这一发现,成为了2025年最引人注目的科学突破之一。

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战争垃圾场上的海洋花园”,它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和韧性。

战争的残骸:海洋中的人工礁石

森肯伯格研究所(Senckenberg Research Institute)的科研团队使用遥控潜水器(ROV)对一处旧军事倾倒区进行了勘察。他们原本预期只会看到腐朽的金属、有毒的沉积物或一片死寂。

然而,ROV的影像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图景:在这些沉寂的弹药周围,每平方米的生物密度高达40,000个生物体

这一密度堪比热带珊瑚礁,并且远超波罗的海周围的天然海底或淤泥平原。这究竟是何缘故?

波罗的海的海底大多是柔软的泥沙,缺乏天然的硬质基底,因为人类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大规模“采石捕捞”活动,早已将天然的巨石清除殆尽。

因此,这些战争遗留的金属弹药外壳,成为了自然界极少数可用的坚硬附着点。海洋不会探究这些金属的来源,它只是本能地利用了这种结构来孕育生命。

弹药成为新的附着基质:科学解析

波罗的海的海床主要由淤泥构成,缺乏坚实的基底。正如历史记录所指出的,人类为了建筑需要,在1976年“采石捕捞”活动结束后,海底的岩石结构已大为改变。

当V-1巡航导弹、炮弹和航空炸弹等金属残骸沉入海底时,它们恰好填补了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空白。这些金属外壳成为了:

  • 贻贝附着的理想地点;

  • 海星栖息的平台;

  • 鱼类躲避捕食者的庇护所;

  • 以及鳕鱼种群得以恢复的场所。

  • 结构孕育了生命。弹药的初始功能被遗忘,其物理形态被自然所接纳和利用。

    毒性依然存在,但自然展现出智慧

    根据研究人员在2025年9月发表于《环境与地球通信》(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上的报告,情况并非完全无害:

    • 三硝基甲苯(TNT)和环三甲叉三亚胺(RDX)确实在缓慢渗出;

  • 局部浓度可能达到危险水平;

  • 战争遗留的化学痕迹确实存在于周边水域。

  •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生命体主要集中在金属外壳上,而非直接接触爆炸物本身。这些海洋生物似乎在有意识地避开受污染的物质。

    这不是一场激烈的生存斗争,而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自我校准。这完美展示了自然界如何对空间进行分类:“此处适宜生存”,“彼处条件不佳”。这完全遵循了系统运行的能量逻辑,而非人类的道德评判。

    160万吨遗留物:正在呼吸的遗产

    德国管辖的水域内,估计沉睡着约160万吨旧式军火。现在我们知道,这部分“金属化的过去”已经演变成了“生物化的未来”。

    在研究区域内,发现了10枚纳粹德国时期的V-1(Fi 103)巡航导弹。这些曾经用于轰炸城市的武器,如今在深海中静静地支撑着生命。

    这不是一种比喻,而是海底的客观现实。

    清除还是保留?波罗海面临的核心生态冲突

    清理海底是重要的安全任务,爆炸风险和长期污染不容忽视。但如果移除这些弹药,围绕它们建立起来的独特生态系统也将随之消亡。

    这给科学界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能否在不破坏海洋已然建立在人类垃圾之上的生命的前提下,实现海洋的净化?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用专门设计的人工混凝土礁石来替换那些正在腐蚀的弹药。

    其目的是:

    • 维持现有生物群落的结构;

  • 消除爆炸隐患;

  • 最大限度地减少毒性释放;

  • 确保生命能够在新的栖息地延续。

  • 德国已为此类试点项目拨出1亿欧元的专项资金。数十年来,人们首次讨论的重点不再是如何移除武器,而是如何以更具生态智慧的方式取而代之

    波罗的海的哲学启示:无需宏大叙事

    这个故事的核心并非关于战争,也非关于金属废弃物。

    它讲述的是自然界生命延续的朴素法则:

    有形态存在,生命便会聚集;有结构支撑,社区便会形成;有空间可用,秩序便会产生。

    波罗的海正在做人类未能做到的事情:

    • 它将毁灭转化为支撑;

  • 它接纳了战争的金属,却拒绝了战争的意义;

  • 它展示了生命并非诞生于完美条件,而是源于可利用的资源。

  • 最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

    只要存在生长的可能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寂之地。即便是战争的残骸,也能成为未来的基石。

    来源

    • The Guardian

    • Yahoo News Australia

    • The Guardian

    • Mental Floss

    • SciTechDaily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