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已从上海出发,开启为期七个月的任务。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聚焦秦岭站收官工程与突破性冰下湖泊研究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2025年11月1日,中国的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开启了为期七个月的重大任务。本次远征的核心目标是全面建成秦岭站——这是中国在南极大陆上设立的第五个永久性科研基地。此次行动规模宏大,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破冰船提供保障,汇集了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名专家学者,共同致力于关键的南极科学研究。秦岭站位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罗斯海区域,使其尽快投入全面运行是本次考察的当务之急。
雪龙号和雪龙二号破冰船
尽管秦岭站的初步建设工作已于2024年2月启动,但当前阶段,即计划于2026年2月完成的收尾工程,涉及更为精密的任务。这包括复杂的内部装修、机电系统的集成调试、观测楼的建造,以及对能源基础设施的优化调整。该站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已得到有力印证:它采用先进的新能源组合,融合了风能、太阳能、氢能和传统的柴油发电。在最初投入使用的八个月内,可再生能源贡献了60%的能源需求,成功节约了150吨燃料,并减少了350吨碳排放,展现了卓越的绿色运营能力。
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本次考察队还将开展跨学科的综合调查,重点覆盖南大洋的关键区域。这些研究区域包括南极半岛附近水域、阿蒙森海、罗斯海以及普里兹湾。这些深度的海洋生态系统研究至关重要,旨在理解南大洋生态系统如何应对日益加速的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本次任务的亮点之一,是中国首次对南极内陆深处的冰下湖泊进行科学穿透探测。
这项开创性的冰下探测工作,将完全依赖于我国自主研发的热水和热融钻探系统。这种清洁、高效的技术旨在穿透超过3000米的冰层。核心目标是从与世隔绝的冰下湖泊环境和其下方的地质构造中获取原始样本。这些样本将为研究极端条件下的潜在生命提供无与伦比的视角,并为长期的全球气候模型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在完成这一系列密集的研究和工程突破后,考察队预计将于2026年5月返回中国,标志着本次探索之旅的圆满结束。
来源
Capital FM Kenya
China's Antarctic Qinling Station set for full completion in 2026
China Makes Progress on Its Fifth Antarctic Research Station
China has expanded its presence in Antarctica with its new Qinling base. Should Australia be worried?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