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04:10 UT,2025年10月24日,南非的 MeerKAT 射电望远镜捕捉到了来自星际天体 3I/ATLAS 的第一条经过确认的射线吸收线,标志着该天体正式的射电探测里程碑。
南非MeerKAT望远镜捕获羟基信号 3I/ATLAS星际起源获强力佐证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南非的MeerKAT射电望远镜于2025年10月24日完成了一次关键性观测,成功捕获到星际访客C/2025 N1 (ATLAS),即3I/ATLAS的明确射电信号。该信号在1665兆赫和1667兆赫的特定频率上显示出清晰的羟基(OH)吸收谱线,这被视为彗星冰核在接近太阳时升华的典型“化学指纹”,为3I/ATLAS的自然起源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证。
MeerKAT 已检测到来自星际物体 3I/ATLAS 的清晰无线电信号。
3I/ATLAS于2025年7月1日首次被智利的ATLAS巡天望远镜发现,是人类记录到的第三个星际天体,紧随2017年的1I/’Oumuamua和2019年的2I/Borisov之后。这些“宇宙过客”被推测年龄可达30亿至110亿年,携带着可能比太阳系更古老的物质印记,是研究系外行星物质构成的宝贵样本。MeerKAT的这次成功观测发生在彗星最接近太阳点的前五天,此前在9月20日和28日的尝试因目标距离过远而未能奏效,凸显了精确把握观测时机的决定性作用。
羟基分子的检出意味着彗星的冰冻核心正在发生“升华”——即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天体物理学家Avi Loeb此前曾对3I/ATLAS的属性提出过可能包含人造痕迹的观点,但面对明确的羟基信号,Loeb教授认可了这一观测结果,并强调持续追踪以探明羟基产出的规律性。此次观测的成功也得益于中国“天问一号”环绕器的协同努力,该探测器在2025年10月期间,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处,利用高分辨率相机完成了对这颗暗弱星际天体的拍摄,这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对星际天体进行观测,为未来“天问二号”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3I/ATLAS预计将于2025年12月19日与地球最接近,届时距离约为1.8个天文单位,即约2.7亿公里。每一次星际天体的造访,都拓宽了人类对当前理解的边界。科学家们正通过这些来自另一个星际系统的记录,揭示宇宙物质构成的多样性,并以开放心态迎接每一个新的科学启示。
来源
Rolling Out
NASA Discovers Interstellar Comet Moving Through Solar System
Interstellar comet is about to make extremely close passes of Earth, Mars and the Sun
Comet 3I/ATLAS near perihelion: Standard Cometary Activity Contradicts Alien Speculation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