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重大的古气候学研究最近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发表,它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全球上一个冰河时期,海平面曾达到比现今高出20米的惊人高度。这项由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古气候学家彼得·克拉克(Peter Clark)领导的调查,迫使我们对地球气候历史的既定时间表以及其巨大冰盖固有的不稳定性进行一次彻底的重新评估。
分析结果揭示,海洋高度的这些剧烈波动并非仅限于冰河时代的末期,而是贯穿了整个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即从260万年前到11,700年前的漫长时期。这个广阔的时段以冰川周期的反复出现为特征,巨大的冰盖在北美和欧亚大陆上不断扩张和收缩。研究人员通过仔细分析深海沉积物岩芯,并检查被称为有孔虫(foraminifera)的微小海洋生物化石外壳,重建了这些海平面变化,从化学线索中获取了历史温度和冰封水量的关键信息。
这项研究的发现直接冲击了此前的科学共识。传统观点认为,最显著的海平面振荡主要集中在冰河时代的后期,尤其是在中更新世转型期(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约125万至70万年前)。在这个转型期,冰川周期从41,000年的节律延长为更主要的100,000年周期。然而,这项涵盖了过去450万年的新重建工作表明,许多早期以41,000年为周期运行的循环,其波动程度与后期的极端波动并无二致。
克拉克提出,在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内,巨大冰盖的持续存在暗示着驱动其生长和消融的机制,更深层次地植根于气候系统的内部反馈循环中,而不仅仅是由外部轨道强迫所控制。这要求我们在现有关于中更新世转型的假设之外,寻找更全面的解释模型。该研究团队汇集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和中国的专家,包括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史蒂文·霍斯特勒(Steven Hostetler)和尼克拉斯·皮西亚斯(Nicklas Pisias),波士顿学院的杰里米·沙昆(Jeremy Shakun),罗格斯大学的雅伊尔·罗森塔尔(Yair Rosenthal),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大卫·波拉德(David Pollard)。
这种对“深层时间”(deep-time)的分析对于理解当代的全球环境风险至关重要。克拉克强调,破译古代冰盖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我们预测当前和未来的地球挑战,特别是南极和格陵兰冰储的稳定性,提供了一个无价的参考框架。历史先例,例如125,000年前的艾米安间冰期(Eemian interglacial period),当时气温略高于现在,但海平面却维持在比今天高出6到9米的高度,这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的警告:即使是与现在只有微小差异的过去气候状态,也可能导致实质性、长期的海平面上升后果。这无疑给现代人类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