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涵盖26,000年时间尺度的格陵兰岛地壳水平运动的深入分析,正促使科学界重新评估这个巨大冰盖与下方陆地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这项全面的地球物理学研究超越了对地表现象的即时观察,旨在揭示长期以来的深层构造反应。
过去二十年间,研究人员利用分布在格陵兰岛各地的58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监测站收集的高精度数据,构建了这项研究的基础。这些固定的监测点持续追踪着岛屿的整体空间位移、微妙的基岩海拔变化以及冰盖质量的变化。研究的核心发现颠覆了一个简单的假设,即当前快速的冰雪融化是地壳向外拉伸的唯一驱动力。相反,数据显示,在某些关键区域,深层的构造力正在积极地将地壳向内拉动,产生一种“收缩”效应,这部分抵消了人们预期的冰盖移除后地壳向外反弹的趋势。
这种复杂的动态凸显了即时气候影响与深层地质惯性之间巨大的相互作用。考虑到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盖蕴藏着地球上约三分之二的可利用淡水资源,该地区的任何运动都具有全球性的意义。除了这种深层构造叙事之外,冰量损失的加速也得到了证实。美国宇航局(NASA)管理的卫星监测数据证实,格陵兰岛每年正以约2660亿吨的速度消融冰雪。这种消耗主要由变暖的海洋和大气驱动,直接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2025年5月15日至5月21日期间,格陵兰岛遭遇了一场创纪录的热浪,进一步凸显了冰盖消融的紧迫性。在此期间,冰雪融化的速度比长期平均水平快了17倍,对全球洪涝风险造成了尖锐且直接的影响。这种跨越漫长历史的地质测绘,为现代科学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校准工具。理解这些陆地运动对于精确的测量和导航至关重要,因为即使在格陵兰岛被认为是固定的参考点,实际上也正经历着缓慢的漂移。
此外,被称为均衡调整(isostatic adjustment)的地质过程——即地壳对冰川加载和卸载的反应——表明,在某些地区,由冰雪移除驱动的地壳抬升速度每年可达数毫米。这一因素对于正确解释GNSS测量结果至关重要。这些综合发现深刻地阐明了这块巨大陆地对快速环境变化的深层次、多维度的响应,强调了持续和警惕的观测对于充分掌握不断演变的动态及其全球性后果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