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南极洲中部沃斯托克站上空出现罕见天象。当地时间下午4时许,一颗明亮的流星划破天际,其留下的白色轨迹在空中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为这片冰封大陆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景象。
此次目击事件由俄罗斯极地研究机构(AARI)的科考人员报告。该机构指出,在南极地区拍摄到此类天体现象的照片和视频记录尤为珍贵。据P.N.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天文中心研究员谢尔盖·德罗兹多夫分析,这颗流星的碎片可能已抵达地球表面,并有可能在未来被发现。南极洲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寻找陨石的理想之地。与地球上其他地区相比,南极的冰盖环境能够更好地保存陨石,减少腐蚀。深色的陨石在白色的冰雪背景下也更容易被发现。冰川的流动和风蚀作用会将埋藏的陨石带到地表,形成“陨石富集区”。据估计,南极洲可能仍有数十万颗未被发现的陨石散布在冰层之下。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南极陨石搜寻”(ANSMET)项目自1976年以来,已在南极洲的特兰斯南极山脉地区收集了超过14,000块陨石,其中包括月球和火星陨石。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宇宙的浩瀚以及地球与宇宙的紧密联系。每一次天体的划过,都可能蕴含着关于太阳系早期历史的宝贵信息。科学家们对这些来自太空的“信使”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德罗兹多夫的观点也强调了持续观测和搜集此类事件数据的重要性,因为这些碎片可能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