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德尔海生命几何学奇观:科学家发现结构复杂的巨型鱼类群落

编辑者: Uliana S.

由黄脚诺蒂鱼构建的巢穴在一个先前无法进入的区域被发现,该区域在冰山 A68 的崩塌后显露出来。

2025年10月,一支英国科学探险队在南极威德尔海域执行一项特殊的搜寻任务——寻找传奇探险家沙克尔顿的“坚忍号”残骸。然而,他们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却意外地捕捉到一个惊人的发现。他们记录到的不仅仅是鱼群聚集,而是一个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的南极黄杜父鱼(Lindbergichthys nudifrons)聚居地。这个群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几何图案排列,在地球上最偏远、最严酷的地区之一,揭示了极地生态系统韧性与相互关联性的新维度。

这些自主水下设备详细记录了超过1000个鱼巢。每一个巢穴都由一条成年鱼负责看护,它们忠诚地守护着鱼卵。这些结构仿佛水下社区的街区,其布局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形成了清晰、重复的模式。科学家们识别出多种独特的几何排列,包括“集群”(Cluster)、“新月形”(Crescent)、“线条形”(Line)、“椭圆形”(Oval)、“尖锐U形”(Sharp U)以及“单独型”(Singles)。研究人员推测,这种高密度的集群化是一种精妙的生存策略,构成了集体防御机制。处于群落中心的个体通过邻居的掩护获得了生存优势。这一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即使在极度寒冷的环境下,复杂的协作形式依然能够蓬勃发展。

威德尔海是本次重大发现的所在地,长期以来一直是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地位的激烈讨论焦点。此次发现证实了该地区存在独特且脆弱的生物多样性,为将其指定为海洋保护区(MPA)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早在2018年,德国就首次提出了在威德尔海建立海洋保护区的倡议,目标是保护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海洋荒野。然而,直到今天,该区域的命运仍未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CCAMLR)的所有成员国之间达成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发现这些鱼巢的区域之所以能够被研究人员接触到,是由于环境变化所致。2017年,面积达5800平方公里的A68冰山从拉森C冰架崩裂脱落,使得此前隐藏在冰下的深海区域得以暴露。这一事件凸显了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变迁,可能会在无意中揭示地球生命此前不为人知的奥秘。包括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内的科学家们强调,这些结构化的繁殖地是独特生态系统存在的关键证据,需要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因此,对这些井然有序的“水下社区”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我们重新审视保护南半球脆弱生命平衡的方法。

来源

  • as

  • LocalNews8.com

  • ScienceDaily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