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海洋神秘光芒的揭示:硅藻与颗石藻的作用及气候变化的深远影响

编辑者: Uliana S.

近二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对南极水域中一种神秘的海洋发光现象感到困惑。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微小的浮游生物——硅藻和颗石藻。此前,卫星图像显示南极海域存在异常明亮的区域,曾被认为主要归因于更北方的“大方解石带”。一项在“罗杰·雷维尔”号研究船上进行的考察,深入南纬60度,对水体的颜色、反射率和生物群落进行了广泛测量。

研究证实,那些被玻璃状硅壳包裹的微小硅藻,是造成这种发光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研究还发现了颗石藻能在这些较冷的南部水域生存,并可能作为“种子种群”参与营养循环。这些发现意义重大,尤其考虑到南极地区作为重要碳储存库的地位,以及当前气候变化带来的持续影响。

硅藻在海洋碳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碳,其中一部分会沉降到深海,从而起到“生物泵”的作用,帮助调节全球气候。研究表明,硅藻固碳能力可能被低估,它们通过特殊的“二氧化碳浓缩机制”(CCMs)来提高光合效率,尤其是在海水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的情况下。有研究指出,硅藻的固碳能力占到了海洋总初级生产力的40%,每年固定约100至200亿吨二氧化碳,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颗石藻以其反光的碳酸钙外壳而闻名,也在碳储存中发挥作用。它们形成的碳酸钙颗粒沉入深海,将碳带走,对气候调节至关重要。然而,气候变化对这些微小生物的影响日益显现。有研究发现,海洋酸化可能阻碍颗石藻的生长,导致其在南大洋的分布减少,这可能影响碳的输出,并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反馈。一项对南大洋的长期观测数据显示,过去17年间,该区域的碳酸钙产量下降了约4%。

气候变化对南极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正产生深远影响。研究显示,随着海冰的减少和海洋变暖,硅藻——这些为磷虾提供食物并有效储存碳的藻类——在南极大陆架区域显著减少,而体积更小的浮游植物则有所增加。这种变化威胁着以磷虾为中心的食物网,并可能削弱南大洋作为全球碳汇的能力。科学家们正利用卫星数据和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更精确地描绘浮游植物群落的动态,并预测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理解这些微观生命的变化,对于把握地球气候系统的未来至关重要。

来源

  • Merkur.de

  • Nexta Expeditions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南极海洋神秘光芒的揭示:硅藻与颗石藻的作用及气候变化的深远影响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