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下花岗岩地盾:揭示冰川行为模型的新发现
编辑者: Uliana S.
2025年10月,科学界获得确凿证据,证实西南极冰盖下方存在宏伟的、此前未知的地质构造。英国南极调查局(BAS)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在派恩岛冰川接触线正下方发现了一块巨大的花岗岩板。这块巨大的地质构造绵延约100公里,厚度估计达到7公里。这一发现为解开古德津山脉火山峰上先前发现的粉红色花岗岩漂砾的起源之谜提供了关键线索。
长期以来,这些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零散岩石一直是地质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通过将它们的位置与空中记录的重力异常数据进行比对,科学家们成功地将这些漂砾追溯到一个统一的、深埋在地下的岩体。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揭示,这片花岗岩本身形成于侏罗纪时期,大约在1.75亿年前,这使其比周围的大多数岩石都要古老得多。这项突破得益于尖端的航空航天技术,特别是利用包括“双水獭”(Twin Otter)飞机在内的平台收集到的高精度重力测量数据。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汤姆·乔丹博士(Dr. Tom Jordan)强调,这项发现对于理解南极地貌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了解冰下基岩的地质构造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冰层在基底上的滑动方式以及融水的排放路径。这些机制直接影响着派恩岛冰川等快速变化区域的冰量损失速度——派恩岛冰川是南极洲融化最快的冰川之一。
获得的这些数据能够显著改进预测冰盖行为以及评估全球海平面上升风险的计算机模型。通过分析冰层在历史上的运动方式,例如大约2万年前的末次冰期,研究人员可以更精确地校准这些预测工具。像这种花岗岩地盾一样的隐藏地质特征,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点,揭示了控制地球状态的深层机制。
这一新发现与该地区整体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早在2017年的早期研究就已揭示,派恩岛冰川下方存在复杂的起伏地形,这影响着冰川的摩擦力和流速。此外,众所周知,该冰川的变薄和退缩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这通常与气候现象有关。因此,花岗岩板的发现证实了一个核心观点:地质基础为冰盖的存在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外部环境因素则激活了这些潜在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了冰川的消融速度和形态。
来源
Почта@Mail.ru
Аргументы и Факты
Hi-Tech Mail
Techno Dzen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