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卢西亚政府近日宣布,“Eremita项目”在北部秃鹫(Geronticus eremita)的恢复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该项目旨在让这一曾在此地区灭绝的濒危鸟类重新焕发生机,并已成功建立了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的秃鹫种群。
在2025年的繁殖季,共有51对北部秃鹫参与繁殖,其中34对成功哺育了56只幼鸟。这一成就与2008年仅一对秃鹫成功哺育一只幼鸟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标志着自2004年启动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该项目主要目标是在加的斯省的La Janda地区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秃鹫种群。
与赫雷斯德拉弗龙特拉的“阿尔贝托·杜兰”动物植物园的合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该动物园在圈养繁殖、科学研究和公众意识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与区域环境机构和合作实体的紧密协作,项目正在逐步扩大该物种的活动范围。
为了进一步推动北部秃鹫的保护工作,该项目正致力于将其重新纳入安达卢西亚濒危物种名录,并积极传播相关科学知识。2025年3月在赫雷斯德拉弗龙特拉举行的第三届北部秃鹫国际研讨会汇聚了国际专家,巩固了安达卢西亚在秃鹫恢复领域的领导地位。此外,与巴尔韦德的Los Eremitas庄园签署的协议,将该庄园的设施整合到重新引入战略中,并且与欧洲北部秃鹫保护的领导者“Waldrappteam Conservation & Research”建立了重要联盟。
该联盟的合作内容包括开创性的指导迁徙体验,即由人类团队使用动力滑翔伞教授幼年秃鹫迁徙。这些活动结合GPS追踪技术,旨在识别更安全的迁徙路线,并减轻非法狩猎和触电等威胁,从而显著提高生存率。知识转移也是一项优先事项,近期已与加泰罗尼亚签署协议,共享重新引入过程中的专业知识,联合工作组将协调两个地区的适应、释放和监测规程。
这些综合努力已使安达卢西亚成为北部秃鹫保护的典范,目前种群数量已超过300只,繁殖对数达到39对。这一成功案例有力地证明了严谨规划、持续监测和机构承诺在重新引入濒危物种方面的关键作用。国际合作与当地的奉献精神将继续是这一濒危物种未来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