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稳定资产的数字货币,即稳定币,正日益巩固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到2025年10月,稳定币的日交易量首次超越了比特币,标志着其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增长。这一显著的转变不仅反映了在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对可靠交易媒介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得益于清晰监管框架的最终确立。
具体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6日,稳定币在24小时内处理的交易总额高达1460亿美元,而同期比特币的交易量则为638亿美元。这一差异表明,稳定币已成功跻身主流支付工具行列,而比特币则更倾向于强化其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角色。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催化剂是美国于2025年7月通过的《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指导与建立法案》(GENIUS法案),该法案由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签署生效。该法案为稳定币的发行奠定了联邦基础,向企业界发出了明确的合法化信号。
GENIUS法案对发行方设立了严格的门槛,要求获得“授权支付稳定币发行人”(PPSIs)地位。这些发行人必须确保其储备金严格按照1:1的比例,完全由美元或美国政府债券支持。此外,他们还需全面遵守反洗钱(AML)和制裁控制要求。此举旨在通过数字渠道巩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然而,监管的明确性也招致了批评: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公开抨击该法案是“为加密银行提供的软性监管框架”,并呼吁财政部解决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
稳定币所提供的稳定特性,在高通胀地区的需求尤为突出。例如,在委内瑞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25年10月的预测,通胀率已达到269.9%。在这种环境下,美元挂钩的Tether(USDT)已成为日常贸易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数字资产如何充当抵御本国货币贬值的屏障,为民众提供了可预测的结算方式。值得一提的是,Tether公司已宣布,其USDT的用户数量已突破5亿大关。
整个行业普遍将该法案视为向前迈出的必要一步。自2025年初以来,该领域的初创企业已累计吸引了超过6.218亿美元的投资。更令人瞩目的是,在2025年第三季度,稳定币的总交易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5.6万亿美元,其中约71%的交易是通过交易机器人执行的。这表明稳定币已深度融入自动化金融流程。这些发展共同证实了金融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重塑,清晰的监管框架正在加速资本流向可预测的工具,从而推动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