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只训练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源于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引入,该方法以其对个体自由发展和内在动力的重视而闻名。这一创新性训练模式与日益增长的将动物视为有感知能力的生命体并倡导非暴力训练方式的新法规不谋而合。
犬只训练师胡安·卡洛斯·卡斯蒂利亚指出,蒙特梭利训练法将焦点从单纯的服从指令,转向理解犬只作为具有情感和独特个性的生命体。其核心目标是在一个尊重的环境中,促进犬只的自主性和整体福祉。这种方法鼓励犬只管理自身情绪,发展其天生的技能,并通过游戏和积极激励来达成服从,而非依赖惩罚,从而建立起更为和谐的人宠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训练不仅能增强主人与犬只之间的信任和联结,还能有效缓解因无聊或焦虑引发的行为问题,甚至能激发老年犬的认知潜能。关键在于主人需要积极参与,细致观察并理解犬只的沟通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法规的更新,如强制为犬只、猫咪和雪貂植入微芯片,以及对猫咪进行早期绝育以控制种群数量和减少遗弃,都进一步推动了对动物福利的关注。例如,英国于2022年4月7日正式将《动物福利(感知能力)法案》列为法律,承认所有脊椎动物(包括甲壳类和头足类软体动物)的感知能力,并要求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法律时考虑动物的感知能力。此外,西班牙在2023年更新了动物福利立法,将动物的法律地位从“物品”提升为“有感知能力的生命体和家庭成员”。这些举措共同描绘了一个更加关怀和理解动物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