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语言天赋:按功能而非外观区分玩具

编辑者: Екатерина С.

一项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的新研究表明,部分狗狗在学习词汇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它们不仅能根据玩具的外观来区分,更能根据玩具的功能进行分类。这些狗狗在与主人进行自然互动和玩耍的过程中,能够将“拉扯”或“叼取”等词汇与相应的玩具功能联系起来,并且这种能力可以长时间保持,甚至在没有额外训练的情况下,也能将这些功能性标签应用到全新的玩具上。这一发现揭示了狗狗在认知和语言学习方面的深度,并暗示了人类与犬类在语言认知根源上可能存在共通之处。

研究人员将这些表现出色的狗狗称为“天赋异禀的词汇学习者”(Gifted Word Learner, GWL)。他们发现,这些狗狗能够形成对物体的心理表征,这种表征是基于它们对物体功能的体验,而非仅仅是物理特征。例如,当狗狗被教导“拉扯”一词与某个特定玩具相关联时,即使是外观完全不同的新玩具,只要其功能是用于拉扯,狗狗也能正确地将其归类。这种能力与人类婴儿早期学习语言时,能够将词汇扩展到具有相似功能但外观不同的物体(如杯子、勺子)的过程有相似之处。

这项由布达佩斯罗兰大学动物行为学专家进行的研究,通过在狗狗的家庭环境中进行自然玩耍的互动来观察和测试这些狗狗。研究人员指出,与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大量训练才能实现的学习成果相比,狗狗在自然情境下就能展现出这种基于功能的分类能力,这表明它们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方面可能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为复杂和灵活。研究强调,狗狗的学习速度非常快,并且能够长时间记住这些词汇,即使没有反复练习,这为理解动物语言习得和记忆机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此外,研究还发现,狗狗的这种能力可能与它们整体的认知能力有关。有研究表明,狗狗的“g因子”(一种衡量整体认知能力的指标)与其好奇心、探索欲和学习新任务的能力相关联,这与人类的g因子表现出相似性。虽然这项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少数“天赋异禀”的狗狗,但研究人员表示,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所有狗狗的语言分类能力范围和灵活性,以及那些不学习物体名称的狗狗是否也具备基于功能的物体分类能力。这项工作为深入理解犬类认知能力和语言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与狗狗之间更深层次的连接和互动可能性。

来源

  • 20 minutos

  • El Nuevo Día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