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重大发现:特奥蒂瓦坎象形文字揭示其为犹他-阿兹特克语的早期形态

编辑者: Vera Mo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学者马格努斯·法拉奥·汉森(Magnus Farao Hansen)和克里斯托弗·赫尔姆克(Christoph Helmke)最近提交了一项具有颠覆性的研究成果,这可能彻底重塑我们对中美洲历史的认知。这项研究于公元2025年10月6日发表在《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杂志上,他们断言,装饰着古代特奥蒂瓦坎壁画和文物的象形文字系统,是一种完整的书写形式。长期以来,与玛雅文字记录不同,这套系统一直未能被解读。然而,两位学者现在认为,这套文字编码的是犹他-阿兹特克语(Uto-Aztecan)的一种早期形式。

特奥蒂瓦坎这座宏伟的城市大约在公元前100年建立,在其鼎盛时期,人口曾超过125,000人,是当时最大的城市中心之一。尽管其规模巨大,但关于其族裔构成和所用语言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此前的主流观点倾向于认为,这座多民族城市中存在多种方言并存的情况。然而,赫尔姆克和汉森的研究提出,一个使用犹他-纳瓦语(Uto-Nahua)的优势群体,留下了特奥蒂瓦坎主要的书面遗产。

这一突破的关键在于采用了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专家们将这些象形文字与犹他-阿兹特克语更古老的阶段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并将其与现代的后裔语言,例如纳瓦特尔语(Nahuatl)、科拉语(Cora)和威乔尔语(Huichol)进行了交叉参照。研究人员巧妙地运用了“语标-音节法”(rebus method),并确保所使用的语言阶段与特奥蒂瓦坎的历史时期相吻合,从而获得了极具前景的解读结果。汉森强调指出,如果仅仅尝试使用现代纳瓦特尔语来解读这些古代文本,将犯下时代错置的错误。

这一发现对古代人口迁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特奥蒂瓦坎的文字确实反映了犹他-纳瓦语的祖先语言,那么这意味着阿兹特克人的语言——纳瓦特尔语的使用者,可能并非是在特奥蒂瓦坎衰落之后(约公元600年)才迁入墨西哥中部。相反,他们的根源可能直接追溯到这座城市本身。因此,犹他-纳瓦语族群可能比我们原先设想的更早成为特奥蒂瓦坎文化身份的关键塑造者。作者们也坦诚,这仅仅是迈出的第一步,要实现最终的验证,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和充实现有的文本语料库。

来源

  • Excélsior

  • Forskere på vej til at løse mexicansk mysterium – Københavns Universitet

  • Descifran el lenguaje oculto de Teotihuacán: por qué este hallazgo transforma la comprensión sobre las civilizaciones prehispánicas

  • Un nuevo estudio arroja luz sobre el misterio de la escritura de Teotihuacan, la ciudad de los dioses | EL PAÍS México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语言学重大发现:特奥蒂瓦坎象形文字揭示其为犹他-阿兹特克语的早期形态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