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起,匈牙利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升高等教育全球竞争力和与国家价值观保持一致的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将公立大学重组为由理事会管理的基金会模式,借鉴了德国和荷兰的经验。匈牙利政府通过“大学2030”计划,设定了到2030年至少有一所大学进入世界百强的目标。截至2025年3月,已有十二所匈牙利高校在全球排名前5%,其中三所位列前2%,塞梅尔维斯大学更是进入了前1%。这一改革措施促使匈牙利院校的学生入学人数增加,全球影响力得到加强。截至2025年6月,已有12所匈牙利大学跻身全球前5%,而五年前这一数字为七所。此外,匈牙利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上的发表量在三年内增长了48%,与产业界的合作收入增长了近三分之二,专利申请量在五年内增长了七倍。外国留学生数量同期也增长了20%。
然而,这些改革也引发了欧盟的担忧,主要在于新的治理结构可能侵犯大学自主权。2024年12月,欧盟维持了将大多数匈牙利大学排除在伊拉斯谟+(Erasmus+)和“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项目之外的措施,理由是法治问题尚未解决。尽管如此,匈牙利政府已启动了国内替代计划,如“HU-rizont”项目,以支持受影响的研究人员和学生。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巴拉兹·奥尔班(Balázs Orbán)于2024年12月在罗兰·埃特维什大学完成了关于宪法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了最高荣誉,尽管面临政治偏袒的指责,该大学仍坚持了其决定。匈牙利的改革为面临类似挑战的西方大学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模式,展示了可衡量的学术进步和国际排名的提升,同时也在平衡政府影响与学术自由方面引发了关键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