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萨马林达市于2025年9月30日迎来教育新篇章,由SD Negeri 028、SMP Negeri 16和SMA Prestasi三所学校整合而成的国际标准融合学校正式启用。该校坐落于Loa Bakung地区,占地1.8公顷,总投资达700亿印尼盾,由地区预算支持建设,标志着萨马林达在教育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旨在为当地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
这所融合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包括现代化的实验室、数字化学习空间、多媒体图书馆以及完善的体育和艺术场馆,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学校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融合了印度尼西亚的“独立学习”(Merdeka Belajar)课程与剑桥课程。剑桥课程以其强调批判性思维、探究式学习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闻名,这与“独立学习”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这种结合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扎实的学术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全球化的挑战。
萨马林达市市长安迪·哈伦(Andi Harun)和副市长赛夫丁·祖赫里(Saefuddin Zuhri)于2025年7月24日视察了学校设施,并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已基本达到办学标准,仅需微调即可投入使用。市长安迪·哈伦表示,萨马林达市府致力于将该校打造成一个以全球化为导向的教育典范,并强调学校不仅要追求学术上的卓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伦理操守,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一代。
此次国际标准融合学校的落成被视为提升萨马林达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并有望成为印度尼西亚全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范本。教育与文化部长阿卜杜勒·穆蒂(Abdul Mu'ti)在开幕式上对萨马林达市政府的这一教育创新表示赞赏,认为这体现了萨马林达迎接全球化挑战的决心和能力。他指出,融合国家课程与国际剑桥课程的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体验,培养他们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剑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独立学习”课程的灵活性则允许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个性化。这种双轨并行的教育模式为萨马林达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印度尼西亚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