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从创新项目到伦理争议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全球范围内的大学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AI)所带来的潜力和复杂性,这深刻地改变了既有的高等教育模式。学术界面临的核心问题是:AI究竟能否成为推动学习的强大催化剂,还是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将AI融入教学法的机构性实验正在各地展开。例如,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于2025年4月与Anthropic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测试“面向高等教育的Claude”平台,为49,000名社区成员提供了带有学习模式的高级版Claude访问权限。与此同时,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UTSA)在2023年9月启动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双学位项目,使学生能够同时获得医学博士(MD)和AI科学硕士学位。北京的清华大学则部署了一套三级系统,结合了ChatGPT、经过验证的知识库以及专用界面,其中包括一个帮助新生适应的AI助理。而在阿布扎比,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MBZUAI)则是一个完全专注于AI研究生教育的典范机构。
与这种整合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高校仍保持严格的控制。例如,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坚持在有人监督的考场内进行考试,以确保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保持。俄罗斯的大学也在寻求平衡: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SPbU)对某些专业限制了AI的使用,而莫斯科城市师范大学(МГПУ)和高等经济学院(ВШЭ)则积极致力于将技术融入教学过程。高等经济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超过40%的俄罗斯学生已在学习中使用AI。此外,根据俄罗斯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组织者协会于2025年2月发布的数据,高达85%的学生利用AI解决问题,主要用于信息搜索(77%)和准备学术作业(43%)。
AI技术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并揭示隐藏的规律,为加速科学研究开辟了道路。然而,对于过度依赖的担忧依然存在,这种依赖可能导致脑力活动下降,并产生掌握知识的错觉。伦理问题已成为焦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统计,三分之二的高等教育机构正在制定AI使用指南。教育工作者对于AI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表示不确定。专家们普遍认为,成功的整合需要明确的规章制度、充分的教师培训以及培养负责任的使用态度。未来要求教育机构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以培养机器目前尚无法复制的关键技能。
来源
Jornal de Negócio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joins AI-higher ed experiment
Mohamed bin Zayed Universit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uke University pilot project examining pros and cons of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ollege
UNESCO survey: Two-third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ve or are developing guidance on AI use
阅读更多关于该主题的新闻: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