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青少年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但呼唤数字素养教育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当前的教育模式正经历深刻的变革,日益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并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这种趋势顺理成章地将人工智能(AI)工具纳入其中,体现了追求更深层次理解世界的愿景。由 Livity 受 Google 委托执行的欧洲调查报告《未来报告》(The Future Report)揭示了AI技术在欧洲青少年群体中的广泛普及程度。

根据该项研究数据,年龄介于 13 岁至 18 岁之间的青少年中,有高达 40% 的人每天或几乎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年轻一代普遍将 AI 视为促进自身发展的催化剂:81% 的受访者认为 AI 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而 65% 的人觉得这些工具对解决复杂问题大有裨益。更值得注意的是,47% 的受访者相信 AI 能够有效地阐明晦涩难懂的概念,这无疑为教育方法的调整和适应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然而,实践证明,任何强大的技术都需要审慎地驾驭。该报告强调了培养数字素养和批判性分析技能的迫切性。尽管有 55% 的青少年表示信任他们所获取的内容,但他们本能地意识到对 AI 输出结果进行内部核查的重要性。这一现象为正规教育奠定了新的基础,特别是考虑到 56%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学校已经批准使用至少一种 AI 工具。

从全球视角来看,AI 的部署被视为一个战略性议题。当亚洲等某些地区正积极推进时,欧洲却面临着如《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监管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其发展速度。例如,在意大利,当局启动了一项为期两年的实验,在 15 所学校引入 AI 助手,旨在缓解师资短缺并实现个性化教学。如果实验成功,计划到 2026 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专家讨论显示出公众的矛盾心理,他们强调创造力和新思想的产生仍应是人类的核心能力。

核心问题依然在于教学法上的整合:我们必须培养学生有意义地使用工具的能力,而非仅仅是技术上的引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等机构的研究表明,过度依赖 AI 来生成内容可能会导致大脑参与度降低,并削弱思维的原创性。因此,鼓励数字成熟度的负责任的教学指导,已成为在这一全新知识环境中实现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来源

  • SAPO Tek

  • Marketeer

  • Notícias ao Minuto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