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交一項決議草案,提議授權部署一支多國安全特遣隊,以協助海地國家警察(HNP)遏制日益嚴峻的幫派暴力。此舉發生在海地自2021年7月總統若弗內爾·莫伊茲遇刺以來,安全局勢持續惡化的背景下。
海地的危機已達危急關頭。根據聯合國的報告,截至2025年中期,首都太子港約有90%的地區被幫派控制。僅在2025年前半年,暴力事件已導致超過4,000人死亡,超過130萬人流離失所。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的數據顯示,從2024年10月到2025年6月,海地全國共有4,864人死於幫派暴力,其中太子港以外地區的暴力事件顯著升級,例如2024年10月在阿蒂博尼特省發生的造成百餘人死亡的屠殺事件。此外,自2025年初以來,性暴力事件急劇增加,婦女和女童尤其成為攻擊目標,幫派強姦已成為主要的性暴力形式。
海地國家警察(HNP)在應對這場危機中面臨巨大壓力,警力嚴重不足且裝備匱乏。聯合國專家指出,海地需要約4,000至5,000名國際警力來有效遏制幫派暴力並恢復安全。儘管有國際支持,但HNP的資源限制使其難以獨力扭轉局面。
美國提出的決議草案能否獲得通過,關鍵在於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的共識,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的態度。兩國曾對將現有的肯亞領導的多國安全支助(MSS)特遣隊轉變為聯合國維和行動表示反對,理由是海地「沒有和平可言」,且當地條件不適合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國代表曾強調,安理會應專注於支持MSS特遣隊發揮作用,而非干擾其運作。同時,聯合國駐海地綜合辦公室(BINUH)的任務授權已於2025年7月獲得延長,顯示聯合國仍在持續關注並試圖穩定海地局勢,儘管其角色和資源的有效性仍面臨挑戰。
這場危機不僅是安全問題,更是對海地政治穩定和人道狀況的嚴峻考驗。國際社會的協調行動,儘管充滿複雜性,卻也體現了對共同責任的承擔。透過這次多國安全特遣隊的提議,國際社會正尋求一個更強有力的框架,以支持海地人民重建安全與穩定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