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觀察員關注柬泰邊境局勢 區域緊張局勢持續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柬埔寨與泰國邊境地區的緊張局勢依然存在,東協(ASEAN)臨時觀察員小組(IOT)於2025年8月14日對邊境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以評估停火協議的執行情況。該小組由馬來西亞駐柬埔寨國防武官納茲利·阿卜杜勒·拉希姆上校率領,成員來自汶萊、印尼、寮國、緬甸、菲律賓和越南,並在柬埔寨國防部的協調下進行了此次任務。

觀察員小組的考察重點包括位於班迭棉吉省的邊境地區,泰國軍隊在此部署了鐵絲網和輪胎,此舉先前已被柬埔寨當局報告。柬埔寨國防部藉此機會呼籲泰國遵守停火協議,並根據國際法尋求和平解決方案。此次觀察任務是自2025年7月28日雙方爆發武裝衝突以來,為監測停火所做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該衝突已造成人員傷亡和民眾流離失所。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與柬埔寨和泰國外長舉行的三方會談中,呼籲兩國加強對話、消除誤解、重建互信,並恢復正常交流與合作。此次會談在雲南省舉行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外長會議期間進行。中國強調支持兩國全面落實8月7日達成的共識,鞏固停火勢頭,並支持東協以其特有的方式適當解決問題。中國也承諾為柬泰邊境地區的掃雷行動提供支持和援助。

歷史上看,柬埔寨與泰國之間的邊界爭端根源於法國與暹羅(泰國前身)在1904年和1907年簽訂的條約,這些條約劃定了兩國之間的邊界。儘管國際法院(ICJ)在1962年裁定濕婆廟(Preah Vihear)主權歸屬柬埔寨,但周邊地區的歸屬問題仍存在爭議,導致了長期的緊張關係。最近一次的衝突發生在2025年7月28日,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超過14萬人的流離失所,隨後達成了停火協議。

此次東協觀察員小組的訪問,以及中國在其中扮演的調解角色,都顯示了區域國家對維持邊境穩定和促進和平對話的重視。儘管邊境地區的緊張局勢依然存在,但持續的外交努力和觀察員的實地評估,為尋求持久和平解決方案提供了希望,也體現了區域合作在化解衝突中的關鍵作用。

來源

  • The Star

  • ASEAN interim observer team visits Cambodia-Thailand border areas

  • China urges Cambodia, Thailand to restore peace at border

  • China says supports Thailand, Cambodia reconciliation

  • Thailand warns it may act in 'self-defense' after soldier hurt by a mine blast near Cambodian border

  • Cambodian migrant workers face an uncertain future as Thai border conflict drives them hom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