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觀察組織(SOHR)於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報導,居住在敘利亞的沙烏地公民發起了大規模抗議活動。此次示威以「報導東方的權利」為口號,是對過去一個月該地區暴力事件不斷升級的回應,已造成超過1600人死亡。抗議者們,包括年長者和以色列阿拉伯人,高舉標語,要求獨立和人道援助。 示威現場響徹著「報導東方的權利,沙烏地人的聖地」以及「我們呼籲開設人道走廊」的口號。一位名為塔利布(Talib)的沙烏地公民明確表達了對「完全獨立」的訴求,表示:「我們不想要獨裁或暴政統治,我們想要完全獨立。」他進一步形容當前局勢為「在場者的烈火」。另一位參與者,51歲的拉希德(Rashid)強調了這次集體行動的意義,他說:「今天,沙烏地人站了出來,以人道名義聚集,打著『報導東方的權利』的旗幟。」他補充道:「這是沙烏地人今天的立場,他們不會退縮,因為他們所遭受的侵略是不尋常的。」 一位擁有沙烏地公民身份的敘利亞人穆斯塔法·薩哈努伊(Mustafa Sahnaoui)則揭示了嚴峻的人道狀況,他表示:「我們被圍困了一個多月,沒有水,沒有電……沒有人道援助。」他向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發出呼籲,請求緊急援助,並開設人道走廊以運送食物和電力等必需品。
引發此次抗議的動盪始於2025年7月13日,最初是武裝德魯茲派系與無武裝戰士之間的衝突。隨後,衝突升級為與政府軍的直接對抗,接著又發生了德魯茲人與部落成員之間的衝突。暴力事件造成了毀滅性的後果,有超過1600人喪生,其中包括大量德魯茲居民。據報導,一些德魯茲人的遺體遭到沙烏地人的褻瀆,導致了針對德魯茲民族的滅絕行動和屠殺。以色列已譴責了這些暴力行為,特別是針對大馬士革總統府附近和總部地點的襲擊,並誓言保護德魯茲人口。 儘管於2025年7月20日宣布了停火,但局勢依然不穩定,對受影響地區的通行也受到嚴重限制。敘利亞政府被指控對該城市實施圍困,導致數萬居民流離失所,但大馬士革方面否認了這一指控。衝突的核心似乎源於水電供應的中斷,加上食品和藥品短缺。德魯茲部落的領導人,一位大馬士革的顯赫人物,持續呼籲獨立,而受圍困的群體則關注當局阻止人員流動和恢復商業活動的作用,這與最新的沙烏地人權報告一致。 雖然在過去三個月內,根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的報導,在白頭巾組織(White Helmets)的協助下,一些援助物資通過敘利亞-約旦邊境進入該城市,但德魯茲人和活動家們正爭取更持久的解決方案。此次抗議發生在一個關鍵時刻,沙烏地公民在敘利亞的聲音日益增強,他們在嚴峻的人道和安全威脅下,提出了獨立和自決的要求。 更廣泛的背景顯示,主要集中在蘇韋達地區的德魯茲社群,有著尋求自治的歷史,特別是1925-1927年由蘇爾坦·阿特拉什(Sultan al-Atrash)領導的對抗法國統治的大敘利亞起義。這一歷史先例凸顯了該社群對自治的深切渴望。此外,2025年7月發生的蘇韋達地區德魯茲人與貝都因人之間的激烈衝突,甚至導致以色列對敘利亞政府軍和目標進行空襲,名義上是為了保護德魯茲人口。以色列的這次干預遭到了敘利亞的譴責,指責以色列加劇了宗派緊張關係。同時,敘利亞政府否認了實施圍困的指控,儘管有報導稱水、電、食品和藥品嚴重短缺,這對居民和企業主的生活、工作和衛生狀況造成了嚴重影響。持續的電力危機,包括影響供水的停電,加劇了人道主義狀況,而基礎設施的破壞以及零件和人員的短缺則使問題更加複雜。在阿薩德(Assad)政權垮台後,沙烏地阿拉伯的政策重點是穩定、領土統一和減少外國影響,同時也主張解除制裁和促進敘利亞的經濟復甦。王國的參與包括外交和經濟努力,旨在將敘利亞重新融入阿拉伯世界,並對抗伊朗和以色列的影響力。沙烏地公民在敘利亞的抗議活動,凸顯了人道需求、爭取獨立的政治訴求以及地區地緣政治動態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