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願與澤倫斯基會面 俄烏談判條件與全球地緣政治變動交織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日表示,若具備充分準備且能達成具體成果,他願意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莫斯科會面。此番表態發生在他出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及紀念二戰勝利八十週年的盛大閱兵式之際。普丁提出的會面條件包括烏克蘭解除戒嚴、舉行選舉以及就領土問題進行公投。這些條件與俄羅斯在2022年對烏克蘭四個地區的兼併主張相關。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直尋求與普丁直接對話以達成和平協議,但克里姆林宮先前曾質疑澤倫斯基的執政合法性,並提及2022年禁止直接談判的法令。烏克蘭方面,雖然先前堅持停火後才進行談判,但近期已展現出進行直接對話的意願,前提是能就領土問題進行討論。烏克蘭法律禁止在戒嚴期間舉行選舉,這也使得澤倫斯基的任期得以延長,成為俄烏之間潛在和平談判中的一個關鍵爭議點。

此次會面的背景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5年9月2日在北京舉辦的盛大軍事閱兵式,以紀念日本戰敗及二戰結束八十週年。閱兵式上展示了中國先進的軍事裝備,包括高超音速飛彈、無人機和新型戰鬥機,彰顯了其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此次活動的另一重要意義在於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出席,這是他們首次公開一同亮相,被視為對現有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一種挑戰,並預示著全球聯盟關係的重塑。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對此表示批評,指責這些領導人「密謀對抗美國」。

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與會各國領導人強調了多邊主義、區域安全與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性。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GGI)旨在促進主權平等和多邊主義,並尋求建立一個更公平的全球秩序。峰會也討論了挑戰美元主導地位的經濟措施,例如設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以及推動以盧布和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這加速了全球貿易的去美元化進程。印度總理莫迪的參與,也顯示了印度在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尋求多元化合作夥伴關係的戰略考量。

地緣政治分析人士指出,中國、俄羅斯和北韓之間的這種聯盟關係,形成了一個「動盪軸心」,不僅重塑了全球權力動態,也加劇了區域安全風險。俄羅斯與北韓之間的軍事技術交流,例如北韓向俄羅斯提供砲彈和飛彈,換取俄羅斯的衛星和飛彈技術,引發了對技術擴散的擔憂。同時,區域軍備競賽也在升級,南韓和日本已大幅增加國防開支以應對北韓的軍事現代化。

總體而言,從普丁對與澤倫斯基會面的條件,到北京的軍事閱兵式所展現的地緣政治訊號,再到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對全球經濟秩序的影響,都顯示出一個正在轉變的國際格局。這些發展不僅影響著區域安全,也對全球經濟和政治聯盟產生深遠的影響,為各國領導者和決策者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來源

  • Daily Mail Online

  • Reuters

  • Financial Times

  • Reuters

  • France 24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