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於2025年8月11日宣布,基於對犯罪和無家可歸問題的擔憂,將華盛頓特區的都會警察局聯邦化,並部署國民警衛隊進入首都。川普總統將這一天稱為「解放日」,並稱華盛頓特區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城市之一」。此次聯邦化行動是依據《哥倫比亞特區地方自治法》第740條進行,將特區都會警察局置於聯邦直接管轄之下。國民警衛隊的部署旨在「協助重建法律、秩序和公共安全」。此舉引發了關於總統權力、聯邦制以及在國內執法中使用軍事力量的適當性的激烈辯論,並對憲法原則和當地居民權利可能受到的侵犯提出了質疑。
華盛頓特區市長穆里爾·鮑澤對聯邦干預表達了強烈反對。她批評了城市的軍事化,並對地方治理的侵蝕表示擔憂。鮑澤市長反駁了總統的說法,指出華盛頓特區的暴力犯罪率與去年相比下降了26%,整體犯罪率下降了7%。她認為聯邦干預是不必要的,並建議其他聯邦措施,例如填補司法空缺,會更有效。此次聯邦行動與2025年6月川普總統在洛杉磯的類似干預行動如出一轍,當時他因抗議活動而聯邦化並部署了國民警衛隊。該決定引發了加州州長加文·紐森的法律挑戰,他認為聯邦化繞過了州政府的權力,並違反了憲法原則。紐森訴川普案仍在進行中,核心在於對總統在國民警衛隊方面的權力以及聯邦與州之間權力平衡的解釋。此案凸顯了聯邦越權及其對地方自治和公民自由的影響所帶來的爭議。
相關的法律框架涉及《叛亂法》和《維持治安法》。《叛亂法》允許總統在特定情況下,例如鎮壓內亂或在普通司法程序無法執行法律時,動用軍隊在國內執行法律。《維持治安法》則普遍禁止聯邦軍隊用於國內執法,但《叛亂法》等法律提供了例外。《哥倫比亞特區國民警衛隊》的特殊地位,即直接由總統指揮,進一步增加了這些法律考量的複雜性。關於聯邦化的辯論觸及了美國治理的根本問題,包括聯邦與地方當局之間的權力劃分、軍隊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公民自由的保護。川普總統與鮑澤市長之間截然不同的觀點,突顯了國家安全需求與地方自治原則之間持續存在的緊張關係。紐森州長在加州提起的法律訴訟也強調了聯邦制下對州權以及權力平衡的更廣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