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2025年8月27日)晚間,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5.3的地震,震源深度約116公里,地震感受範圍廣泛,包括台灣北部及宜蘭地區,如台北市、三重、永和等地居民均感受到明顯搖晃。所幸,此次地震並未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根據地震報告,此次地震的震央位於台灣東南方約46公里處的菲律賓海域,靠近宜蘭縣。地震發生於晚間,深度為116公里,此深度解釋了為何震感範圍較廣但破壞力相對較小。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殼活動頻繁,地震是該地區常見的自然現象。為此,台灣在地震應對和防災準備方面持續精進。國家消防署(NFA)表示,將於九月份舉行地震模擬演習,以進一步強化國家災害應變能力。這些演習將涵蓋手機警報發送、電視廣播通知,以及海嘯預警等項目,旨在全面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
台灣的地震應對措施,包括嚴格的建築法規和先進的預警系統,使其在面對頻繁的地震活動時,能有效減輕潛在的破壞和生命損失。自2018年以來,台灣每年都會舉行全國性的地震演習,以檢驗並加強其應對重大地震的能力。這些演習是基於過去地震經驗的持續改進,確保在面對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時,能有更充分的準備。
此次地震再次提醒了居安思危、持續強化防災體系的重要性。台灣政府與民眾共同努力,透過教育、演習和科技應用,不斷提升對地震災害的韌性,展現了面對挑戰時的堅韌與智慧。